[实用新型]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7172.2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0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波;黎浩晖;蔡灵琳;黄智超;邓凯予;方刚;张文清;邹洲平;朱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6B3/36;E06B3/72;E06B1/6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区间 联络 通道 疏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疏散门结构,属于应急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工业建筑物或多层民用建筑物在许多场合都需要配置应急疏散门,例如隧道区间的联络通道疏散门。现有技术中,这类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结构并没有特殊设计,一般就包括有转动连接的门框和门扇,再利用把手锁控制开闭。但是,由于隧道区间风压、气流和应急逃生的特殊性,一般的疏散门结构并不能很好的适用,关键时刻可能会影响应急逃生,所以需要对现有的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坚固、操控方便、使用寿命长且安全可靠的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结构,包括有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扇通过天地轴与门框转动开闭配合,及所述门扇的转动端侧与对应于该转动端侧的门框竖框为适配连接的凸凹结构。
进一步,所述门框为双层金属结构,整体呈封闭式的“口”字型结构,其底部门槛封口,竖框内衬有用于加强强度的槽钢;及所述对应于门扇转动端侧的竖框设置有垂直于门槛的凹槽位。
进一步,所述门扇内衬有珍珠岩板,其于转动端侧设置有与门框凹槽位卡扣配合的凸棱。
进一步,所述门扇的转动端侧与对应于该转动端侧的门框竖框设置有转动配合的中间轴。
进一步,所述门扇相对于转动端侧的端侧设置有荧光条。
进一步,所述门扇的一侧面设置有下压式推杠逃生锁和平行臂重型闭门器,相对侧面设置有拉手。
进一步,所述门框与墙体内的金属预埋件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利用门框和门扇的凹凸结构,有效加强了疏散门的整体性和密闭性,提高抗风压能力,同时通过天地轴结构,门扇的重量通过天地轴传力于地面,可有效避免传统铰链(合页)悬挂于门框,造成门框受力过大变形甚至从墙体脱落,保证了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整体结构紧凑合理,操控方便容易。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隧道区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结构,包括有门框1和门扇2,所述门扇2通过天地轴3与门框1转动开闭配合。
上述门框1与墙体内的金属预埋件焊接固定,其为双层金属结构,整体呈封闭式的“口”字型结构,其底部门槛封口,竖框内衬有用于加强强度的槽钢11;对应于门扇2转动端侧的竖框设置有垂直于门槛的凹槽位12。
上述门扇2内衬有珍珠岩板,其于转动端侧设置有与门框凹槽位12卡扣配合的凸棱21,同时该转动端侧与对应于该转动端侧的门框竖框设置有转动配合的中间轴4。进一步,所述门扇2相对于转动端侧的端侧设置有荧光条;所述门扇2的一侧面设置有下压式推杠逃生锁22和平行臂重型闭门器23,相对侧面设置有拉手24。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未经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7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单向排水特性的铝合金门窗
- 下一篇: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的闭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