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体湿法分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7286.7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6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晖;苏宪君;王克根;马祥文;张瑞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华洋粉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64 | 分类号: | B03B5/6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龙***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分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体行业中分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用于物料的湿法分级装置。
背景技术
物料超细粉碎后,其比表面积剧增,活性增强,材料的使用效果和利用率大幅度地提高。粉体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矿业、建材、日化、食品、医药等诸多领域。
由于粉体是由干燥、分散的固体颗粒组成的细微粒子,是小于一定粒径的颗粒集合,不同粒度分布的粉体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因此,将粉体颗粒进行分级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粉体分级设备大多是单一独立,其粉体分级效果差、效率低,浪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粉体分级设备分级效果差、效率低,浪费较大的缺点,提供的一种粉体湿法分级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体湿法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至少两个水箱串联组成,每个水箱的侧面设有进浆口、顶部设有出浆口、底部设有放料口,每两个相邻水箱之间分别设置一个连通管,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前级水箱的出浆口、另一端连接后级水箱的进浆口,第一个水箱的进浆口连接系统的进浆管,最后一个水箱的出浆口连接系统的出浆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每个水箱进浆口处设有阀门、出浆口处设有筛网;
后级水箱的进浆口高于前级水箱的出浆口;
前级水箱的筛网目数小于后级水箱的筛网目数;
系统的进浆管管口高于系统的出浆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根据固体颗粒因粒度不同在介质中具有不同沉降速度的原理,将颗粒群分为两种或多种粒度级别的过程,通过颗粒在溶液中自然沉降,达到湿法分级的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消耗电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粉体湿法分级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体湿法分级装置,它包括一组三个结构相同的水箱A、水箱B、水箱C串联组成,并且水箱高度逐渐增大,每个水箱的侧面设有进浆口4、顶部设有出浆口5、底部设有放料口6,每两个相邻水箱之间分别设置一个连通管7,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前级水箱的出浆口5、另一端连接后级水箱的进浆口4,第一个水箱A的进浆口4连接系统的进浆管1,最后一个水箱的出浆口连接系统的出浆管8。
每个水箱进浆口处设有阀门2、出浆口处设有筛网3;后级水箱的进浆口高于前级水箱的出浆口;前级水箱的筛网目数小于后级水箱的筛网目数;系统的进浆管1的管口高于系统的出浆管8。
本实施例中仅设置A、B、C三个水箱,将含有固体颗粒的浆液从进浆管1注入本装置或将进浆口与储浆池相连,由于最后的出浆口低于进浆管,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浆液会从最后出浆口缓慢流出。
由于水箱A的出浆口低于水箱B的进浆口,浆料需向上运动才能进入水箱B。在重力的作用下,较大较重的颗粒很快沉降,因而较小较轻的颗粒才能随流体向上运动进入水箱B。本装置在水箱A的上端设置筛网3,可进一步防止水流将大颗粒物料冲入水箱B,大颗粒物料被筛网拦截后因自重沉降,不会堵塞筛网。在上述沉降及筛分作用下,最终水箱B收集到的物料粒度明显小于水箱A所收集物料粒度。同理,水箱C物料粒度小于水箱B物料粒度,达到分级的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创新点在于可按要求收集特定水箱的物料。例如,若要收集B水箱的物料,只需将B水箱两侧的阀门关闭,打开B水箱放料口,将水箱B物料排除,烘干即可。收集完毕后,关闭B水箱放料口,打开B水箱前阀门,待浆液重新充满B水箱后,再打开B水箱后阀门,不会造成水箱C浆液倒流,对其它水箱无影响。同理,按此方法可单独收集任一指定水箱的物料。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实施要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及等效结构变换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华洋粉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华洋粉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7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信息系统
- 下一篇:水产品冷链监测的RFID智能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