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给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8372.X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5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路;杨伯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子路;杨伯雍 |
主分类号: | F22D5/00 | 分类号: | F22D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对锅炉、蒸汽发生器等产汽设备进行供水的给水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上,蒸汽锅炉的上水,压水堆电站以及船用压水堆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的给水,多采用电机拖动的离心式水泵。电动水泵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运行和维护费用很高,并需要消耗电能。在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的辅助给水系统等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由于电动泵电源的可靠性不足, 使得电动给水泵的应用明显受限。同时由于泵轴系的高速运转,运行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很大的震动和噪音。在某些应用场合,这种噪音对用户会产生致命的影响。
无论常规锅炉,还是压水堆的蒸汽发生器,都存在着其产生的蒸汽与其给水之间的明显的温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卡诺定理, 将蒸汽作高温热源, 给水作低温热源, 是可以有机械能输出的. 也就是说, 这个温差是可以利用来产生动力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本质上就是利用这个温差来为其给水提供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8年11月4日公开了授权公告号为CN2296413Y的专利文献,名称是气压泵,它由空压机、两个泵室、排液管、吸液阀,、排液阀、气管、进气阀、出气阀和调节阀组成,空压机通过气管分别与两泵室连接,气管上装有进气阀和出气阀,两泵室底部各有吸液阀,泵室之间由排液管连接,排液管底部装有排液阀,空压机的排气管上装有气压调节阀。此方案将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作为输送液体的动力。在一些需要大量给水的场合(如锅炉、核反应堆的蒸汽发生器等),如果采用空气压缩机作为动力则需要额外消耗大量的电能,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给水方式所存在的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消耗电能、噪音小、适用于给锅炉等蒸汽产生装置给水的给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给水系统,包括低压供水箱、蒸汽产生装置、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第三承压容器、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第六承压容器、第一可控阀、第二可控阀、第三可控阀、第四可控阀、第五可控阀、第六可控阀、第七可控阀、第八可控阀、第九可控阀、第一逆止阀、第二逆止阀、第三逆止阀、第四逆止阀、第五逆止阀、第六逆止阀、第七逆止阀、第八逆止阀、第九逆止阀、控制模块和若干个液位传感器;
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内部都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都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可控阀、第二可控阀、第三可控阀、第四可控阀、第五可控阀、第六可控阀、第七可控阀、第八可控阀和第九可控阀的控制端都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低压供水箱顶部设有回水输入口和凝结水输入口,所述低压供水箱底部设有供水口,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的顶部都设有蒸汽口,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的底部都设有进出水口,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和第六承压容器顶部都设有进水口和蒸汽口,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和第六承压容器底部都设有出水口,所述蒸汽产生装置设有注水口和蒸汽出口;
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的底部比蒸汽产生装置的设计液位高;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和第六承压容器的顶部比低压供水箱的设计液位低;具体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所述低压供水箱的供水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七逆止阀的进端口、第八逆止阀进端口和第九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七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四承压容器的进水口,所述第八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五承压容器的进水口,所述第九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六承压容器的进水口;
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四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四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五承压容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五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五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六承压容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六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六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
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注水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逆止阀的出端口、第二逆止阀的出端口和第三逆止阀的出端口,所述第一逆止阀的进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二逆止阀的进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三逆止阀的进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子路;杨伯雍,未经杨子路;杨伯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83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桩
- 下一篇:U型生态砖及垂直绿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