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蛙式正畸支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8475.6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米晓晖;吴丽萍;时函;宗文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蛙式 正畸支抗 装置 | ||
1.一种蛙式正畸支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铸造支架本体(1)、双尖牙铸造卡环(2)、磨牙正畸带环(3)和牵引臂(4),双尖牙铸造卡环(2)为铸造支架本体(1)在双侧双尖牙牙冠舌侧伸出的两个部件,铸造支架本体(1)焊接位于双侧磨牙正畸带环(3)的腭侧面,牵引臂(4)焊接位于双侧磨牙正畸带环(3)的颊面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正畸支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尖牙铸造卡环(2)和铸造支架本体(1)为一体铸造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正畸支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支架本体(1)的形状为马蹄形,依据牙列模型个体化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正畸支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尖牙铸造卡环(2)的高度位于观测线水平,末端有三个突起,形状呈三指爪状;这三个突起包括双尖牙铸造卡环近中指(6)、双尖牙铸造卡环上指(7)和双尖牙铸造卡环远中指(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正畸支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牙正畸带环(3)位于上颌第一磨牙或上颌第二磨牙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正畸支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臂(4)的末端设置有牵引扣(5)或问号钩(9),依照个体牙合模型及施力方向制作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式正畸支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臂(4)和牵引扣(5)或问号钩(9)为一体铸造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84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