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制光栅的分离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9695.0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4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亭;黄元申;李柏承;吴叶华;张大伟;周晟;凌进中;杨惠芳;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制 光栅 分离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制平面光栅的分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复制光栅的分离夹具。
背景技术
分离工艺是复制平面光栅的最后一道工序,对复制光栅的质量和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如果分离时用力不均匀或者方向掌握的不好,会造成光栅表面损伤以及分辨率和衍射效率等重要参数下降。若垂直于光栅刻槽分离,还会造成槽型角度的变化,使定向波长发生改变,严重的可改变100~150nm.当母光栅和复制基坯之间的环氧树脂胶固化好之后,由于两者之间镀有油层,所以两者较好分离。但是母光栅和复制基坯之间的多余胶液会充满光栅的边缘和倒角处,使两者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分离起来较为困难。因此,良好的分离工艺是需要克服上述现象,使复制基坯和母光栅无损伤地分离开来。
目前,平面复制光栅的分离方法主要有人工分离法和热梯度分离法两种。
人工分离法是将小刀或刀片插入垂直于光栅刻槽方向的分界处,对光栅倒角和边缘处所积存的固化环氧树脂胶进行刮削,反复多次之后,在一定力的作用下,复制基坯和母光栅会自行分开。人工分离法的优点是余胶的清除较为彻底,有助于分离。但由于刀片的锋利性和人为控制的不定因素,会在刮削和分离的瞬间对光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会在光栅表面留下灰印,重者会损坏复制基坯甚至是母光栅的表面,这对于分离来说是必须要避免的。
热梯度分离法是利用由热梯度产生的弯曲力来进行分离,即加热或冷却一个复制基坯。如果不够,可以相反地处理另一复制基坯。如果其中一个 复制基坯是金属的,这个方法就更有效,因为热导率越大,热梯度就形成得越快。在相关专利文献方面,如文献(衍射光栅的复制技术,中国仪器仪表1984年03期)提出如果两个复制基坯都是低膨胀材料,就不能使用此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制光栅的分离夹具,并借助人工
分离和机械方法将母光栅和复制基坯进行分离,并为分离光栅提供了一种快捷,方便的操作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复制光栅的分离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用于放置母光栅11;真空泵装置17,与工作台1连接,用于将母光栅11固定于工作台1上;复制基坯12,设置于母光栅11上,以及一对夹板5、6,设置于工作台上,一对夹板与复制基坯12的两侧相平行,用于夹住复制基坯12。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复制光栅的分离夹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工作台1,包括:储存凹槽14,用于放置母光栅11,储存凹槽14的深度小于母光栅的高度;真空凹槽15,设置于储存凹槽14的下方,并且其横截面的面积小于储存凹槽14的面积;以及圆柱形通孔16,上端与真空凹槽15连接,下端与真空泵装置17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复制光栅的分离夹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一对夹板(5、6)之间采用两个定位螺杆(8、10)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复制光栅的分离夹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至少有一个夹板与复制基坯12的一侧相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复制光栅的分离夹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复制基坯12的一侧相与一个夹板连接,复制基坯12的另一侧通过球形压块7与另一个夹板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复制光栅的分离夹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其中,球形压块7的顶点与夹板6相切,球形压块7采用固定螺钉9与复制基坯12固定连接,使得复制基坯12上下移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复制光栅的分离夹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复制基坯12的一侧相与一个夹板采用固定螺钉(2、3)连接。防止夹板5在调节螺钉4受到工作台1对其的反作用力时脱离复制基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复制光栅的分离夹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至少有一个夹板上设置有调节螺钉4。
其中,旋转调节螺钉4使得工作台1有向下的作用力,工作台1对调节螺钉4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得夹板和复制基坯12一起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复制基坯12与母光栅11分离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别固定母光栅和复制基坯的方式,将带有真空泵装置的工作台来固定母光栅,在工作台上使用双夹板和球形压块相结合的模式来固定复制基坯。
2、球形压块的顶点和夹板面相切,使得复制基坯的一侧可在一定程度上上下移动,保证了分离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9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按压内存的工装治具
- 下一篇:吸尘砂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