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外翻治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2525.8 | 申请日: | 201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4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云;孙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桂云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4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外翻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下肢外翻治疗器。
背景技术
目前,患中风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左或右下肢外翻,若医治不及时,易造成髋关节脱位,出现下肢外撇。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除服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用矫正器具进行矫正,现矫正的方法,轻者用枕头在床上倚住,重者用绳子捆住,上述矫正方法,虽因简单易推广,但也存有以下问题:一是前者固定不牢,下肢难以形成一个良肢状态,治疗效果差;二是后者易勒伤下肢,给病人带来痛苦;三是上述矫正方法都没有使患下肢进行上、下活动锻炼,增加血液循环,促使早日康复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可靠,避免勒伤下肢,减轻病人痛苦,能使患下肢进行锻练,提高治疗效果的下肢外翻治疗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下肢外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固定矫正板、海绵层、活动矫正板、支架、螺母、调节螺杆、手摇把、锻练升降机构、底座构成,固定矫正板内设海绵层,在一侧设支架,支架上设螺母,调节螺杆拧入螺母后与活动矫正板连接,手摇把与调节螺杆连接,在固定矫正板下面和底座之间设锻练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锻练升降机构,由活塞杆、活塞、活塞筒、充气管、充气球构成,活塞杆的上端连接在固定矫正板的底部,下端连接活塞后安装在活塞筒内,充 气管一端与活塞筒连接,另一端与充气球相接,活塞筒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病人患下肢和足放在固定矫正板内,然后摇动手摇把,用活动矫正板把病人下肢矫正为良肢状态后固牢,当病人患下肢需要锻练时,操作充气球,向活塞筒内充气或放气,使活塞杆带动固定矫正板上下运行,患下肢随固定矫正板开始锻练,增进血液循环,消除关节僵硬,提高治疗效果,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的治疗方法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固定可靠,避免勒伤下肢,减轻病人痛苦,能使患下肢进行锻练,提高治疗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下肢外翻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固定矫正板1、海绵层2、活动矫正板3、支架4、螺母5、调节螺杆6、手摇把7、锻练升降机构8、底座9构成,固定矫正板1内设海绵层2,在一侧设支架4,支架4上设螺母5,调节螺杆6拧入螺母5后与活动矫正板3连接,手摇把7与调节螺杆6连接,在固定矫正板1下面和底座9之间设锻练升降机构8。所述的锻练升降机构8,由活塞杆8a、活塞8b、活塞筒8c、充气管8d、充气球8e构成,活塞杆8a的上端连接在固定矫正板1的底部,下端连接活塞8b后安装在活塞筒8c内,充气管8d一端与活塞筒8c连接,另一端与充气球8e相接,活塞筒8c的底部固定在底座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桂云,未经陈桂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2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池包材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煤热解炉的熄焦桥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