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加热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5840.6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5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党晓辉;刘骁奖;卢俊;向勇;赵金鹏;季丽芳;王军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圣华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8 | 分类号: | F26B25/08;F26B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加热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林特点、中药材及其它需干燥储运的农业经济作物干燥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于集中种植及加工的农林特点的收获后干燥处理的烘干设备多以燃煤为主要热源提供,燃煤价格比较便宜,但不足之处在于以燃煤为能源热效率较低,对环境污染较大,另外需专人看管而且劳动强度大,燃烧过程不稳定,温度波动较大。对于某些烘烤过程温差要求及热平衡性要求较高的农副产品,温度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干燥的质量和品相。随着燃煤价格、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环保的不断要求,市场需要一种以清洁能源、智能化程度较高、节省人工、节能高效的干燥设备代替原有的干燥模式。
随着近年来风电、水电、火电、核电的不断投入,电网得到很好的改造,承载能力及容量得到扩充,使得以电能作为清洁能源替代燃煤能源成为了可能。它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的各种弊端,从而降低农户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供热稳定,以电能作为能源的智能化环保节能的烘干设备足以促进烘烤农产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农副产品烘干设备烘干温度不均、热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较大、工作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包括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箱顶以及箱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箱顶以及箱门围成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外设置有电控箱,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加热室、烘干室、循环风机、温度湿度传感器以及加热器,所述加热室和烘干室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循环风机固定在隔板上,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开口于烘干室,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开口于加热室,所述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室内,
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和箱顶均包括内壁、外壁以及设置在内壁和外壁之间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风循环组件、排湿组件和冷风 进风组件,
所述热风循环组件包括与左侧板、右侧板平行且设置在烘干室内的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所述第一多孔板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烤盘托架和多个第一多孔通风组件,所述第二多孔板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烤盘托架和多个第二多孔通风组件,所述第一烤盘托架与第二烤盘托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和第二多孔通风组件参差设置,
所述第一多孔板与左侧板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热风通道,所述第二多孔板与左侧板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热风通道,所述第一热风通道和第二热风通道均通过隔板与加热室连通,所述第一多孔板上设置有多排第一热风进风口,所述第二多孔板上设置有多排第二热风进风口,
所述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斜导流板和第一垂直导流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一多孔板上,且位于一排第一热风进风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垂直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斜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斜通风孔,所述第一垂直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垂直通风孔;所述第二多孔通风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斜导流板和第二垂直导流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斜导流板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多孔板上,且位于一排第二热风进风口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斜导流板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垂直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斜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斜通风孔,所述第二垂直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垂直通风孔,
所述排湿组件包括设置在箱顶且与加热室相通的排湿窗以及用于关闭排湿窗的排湿门,
所述冷风进风组件包括冷风进风窗以及用于关闭冷风进风窗的冷风门。
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腔外侧的风门电机、设置在工作腔内且固定在箱顶的第一支架、第一转轴、第二支架、第二转轴、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连杆,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及排湿门同时固连,中部与第一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风门电机输出端固连;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及冷风门同时固连,中部与第二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及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固连,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排湿门之间夹角为50°-70°,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冷风门 夹角为50°-70°。
上述冷风进风组件还包括位于箱顶上方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至少一个与大气连通的进风管以及一个与冷风进风窗连通的冷风仓,所述进风管的出口与冷风仓连通;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湿气排出口,所述排湿窗开口于壳体内且与湿气排出口连通形成排湿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圣华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圣华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5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定向脚轮的花盆托
- 下一篇:一种立柱式草莓种植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