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永磁结构的二次控制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5852.9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5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全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0 | 分类号: | H01H71/00;H01H9/54;H02J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永磁 结构 二次 控制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设备的二次控制回路,尤其是一种新型永磁结构的二次控制回路。
背景技术
目前,中压开关行业的断路器二次控制回路由二次控制模块、指示灯、控制电源、储能电源和接线端子等组成,储能电源由于某种原因容易消失,且其空气开关未投,断路器不能正常分合,断路器辅助触点不能及时切断分合闸电流,导致电容器的储能电压就会很快耗尽,开关不能完成至少一次“分-合-分”的循环,调度端无法得知储能电源失电,若此时线路再发生故障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例如断路器据动,保护越级跳闸,从而使得事故进一步扩大,严重时会出现分合闸接触器因长时间同流而被烧毁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可行性高的新型永磁结构的二次控制回路。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永磁结构的二次控制回路,包括设置在机箱内的二次控制模块、分合闸线圈、指示灯、控制电源和接线端子,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二次控制模块通过安装装置与电容器连接,其控制输入端与控制电源连接,控制输出端与指示灯连接,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YDD,所述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YDD与电容器并联,所述电容器通过直流电压型继电器ZJ的常开接点ZJ1,ZJ3与站用直流电源连接,电容器通过直流电压型继电器ZJ的常闭接点ZJ2,ZJ4与交流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电容器与交流电源之间设置整流模块。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回路的负电路中串联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YDD的常开接点YDD1, 所述电容器与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YDD之间设置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的常闭接点YDD2,YDD2与调度端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电容器的一端与电容器放电开关SB及放电电阻并联,所述直流电压型继电器的一端设有限流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永磁结构的二次控制回路设计合理,可行性高,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能够正确显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并且设置了电容器未储能报警接点在电容器掉电时发出报警信号以便于关闭断路器分合闸回路;调度端控制切换直流电压型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和常开接点,使得电容器能够采用交流和直流两套电源充电,增加了电容器供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线圈及储能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新型永磁结构的二次控制回路,包括设置在机箱内的二次控制模块、分合闸线圈、指示灯、控制电源和接线端子,其中二次控制模块通过安装装置安装在金属焊接机构内,并与电容器连接,其控制输入端与控制电源连接,控制输出端与指示灯连接;安装装置包括整流模块、电容器放电开关SB、放电电阻R1、电磁线圈、限流电阻和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YDD,其中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YDD与电容器并联,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YDD具有直流电压测量、显示和直流欠压告警输出等功能,电容器为两个并联的电容C1和C2,电容器通过直流电压型继电器ZJ的常开接点ZJ1,ZJ3与站用直流电源连接,电容器还通过直流电压型继电器ZJ的常闭接点ZJ2,ZJ4与交流电源连接,电容器与交流电源之间设置整流模块(见图2),ZJ与调度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在电容器未储能的情况下,或者电容器放电开关SB处于“合”状态时,为防止分合闸接触器烧毁,在控制回路的负电路中串联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YDD的常开接点YDD1(见图1),电容器与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YDD之间设置直流欠压开关量变送器的常闭接点YDD2,YDD2与调度端的控制输入端连接。另外电容器的一端与电容器放电开关SB及放电电阻并联,直流电压型继电器ZJ的一端设有限流电阻。
现场操作时,储能电源因故失电,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在185V以上时,YDD1闭合;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足时,YDD2给调度端发出电容器未储能信号,使得调度端能够及时得知现场情况,以便于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另,正常状态时, ZJ的常开接点ZJ1和ZJ3闭合,电容器由站用直流电源充电;当站用直流电源的空气开关因故障跳闸时,ZJ的常闭接点ZJ2和ZJ4闭合,交流电源的输出电流经整流模块整流后给电容器充电,这样通过切换ZJ实现了两套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全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全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5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