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双侧牵引带式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5940.9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7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哲波;张金龙;朱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华源矿用机电设备厂;周哲波 |
主分类号: | B65G23/14 | 分类号: | B65G23/14;B65G1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3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牵引 输送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结构涉及一种钢丝绳双侧牵引带式输送机,用以把传动端链轮轮齿与共轭机构啮合驱动钢丝绳转变为输送带的牵引力,带动输送带循环运动,实现新型带式输送机工作功能。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刮板输送机基本是都是利用驱动端电机将扭矩传递给链轮,链轮带动链条牵引刮板链和刮板向前运动,工作时,装运的不均匀大块物料抛洒到刮板上极易在龙门口处卡死,导致刮板链断裂且更换不便。井下刮板输送机迁移时,整机笨重不方便迁移,为此设计一种钢丝绳双侧牵引机构取代原有的传动机构。由于普通带式输送机距地面极高,所以为降低新型刮板输送机的高度必须将两侧的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直径变小,但将两侧的驱动端滚筒和改向端滚筒直径变小一定会导致输送带在滚筒上包角过小而导致摩擦牵引力不足。本设计采用钢丝绳双侧牵引结构有效解决了输送带在滚筒上包角过小而导致摩擦牵引力不足问题,使输送带整体运行稳定,提高整体带式输送机效率,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输送带在滚筒上包角过小而导致摩擦牵引力不足问题,开发一种新的、简单而可靠的钢丝绳双侧牵引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提高带式输送机工作效率,减少了关键件输送带的磨损,由于两侧钢丝的牵拉结构应用解决了摩擦牵引力不足,而且双侧布置有效防止了正常工作时输送带的跑偏,提高效率、保证生产安全。
图1所示为链轮与牵引共轭机构啮合结构原理图,其结构主要是由1、牵引共轭机构2、连带元件3、钢丝绳4、输送带5、链轮6、传动滚筒轴7、托辊组成。如图1所示,在现有普通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两侧各安装一对链轮5,多组牵引共轭机构1与钢丝绳3组成环状动力输送装置,输送带4两侧与动力输送装置通过连带元件2连接构成一体,电机通过联轴器将扭矩传递给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轴6,传动滚筒轴6通过键带动轮毂将扭矩传递给传动滚筒两侧的链轮5,两侧牵引共轭机构1与链轮轮齿啮合带动输送带4运动;降低输送带与滚筒之间过度摩擦和输送带横向所受拉力,提高输送带使用寿命和整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如下:
1、钢丝绳双侧牵引结构解决了输送带在滚筒上包角过小而导致摩擦牵引力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工作效率,结构更加紧凑。
2、有效地防止了在工况时输送带跑偏的发生,安全性能高,运动可靠。
3、双侧链轮间距固定有效防止了带式输送机中常见的输送带中部拱起问题的发生。
4、安装方便,钢丝绳双侧牵引结构易于带式输送机整机的安装与拆卸检修。
四、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传动端链轮与牵引共轭机构啮合结构原理图。
图2所示为牵引共轭机构、连带装置及钢丝绳在输送带两侧的安装位置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依次将牵引共轭机构1、连带元件2、钢丝绳3按照图示位置安装到输送带上。如图1所示,在现有普通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两侧各安装一对链轮5,多组牵引共轭机构1与钢丝绳3组成环状动力输送装置,输送带4两侧与动力输送装置通过连带元件2连接构成一体,电机通过联轴器将扭矩传递给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轴6,传动滚筒轴6通过键带动轮毂将扭矩传递给传动滚筒两侧的链轮5,两侧牵引共轭机构1与链轮轮齿啮合带动输送带4运动;通过钢丝绳双侧牵引结构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输送带在滚筒上包角过小而导致摩擦牵引力不足问题,且有效地防止了在工况时输送带跑偏的发生,且安全性能高,运动可靠。钢丝绳降低输送带与滚筒之间过度摩擦和输送带横向所受拉力,保护输送带的同时提高了输送带使用寿命和整机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华源矿用机电设备厂;周哲波,未经淮南市华源矿用机电设备厂;周哲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59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