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路储放水装置及瓦斯抽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6658.2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0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彭斌;王双庆;段平平;林阳;陈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红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放水 装置 瓦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采管路储放水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管路储放水装置及瓦斯抽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石门揭煤通常采用下山揭煤,其预抽钻孔为下向抽采钻孔,煤层顶底板存在砂岩裂隙水,在瓦斯抽采过程中,抽采钻孔内的砂岩裂隙水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瓦斯抽采管路内,然后瓦斯抽采管路中的瓦斯和砂岩裂隙水又汇集到瓦斯抽采干管中,砂岩裂隙水的大量汇集造成瓦斯抽采干管流通不畅,甚至堵塞瓦斯抽采干管,严重影响了瓦斯的抽采效果,给煤矿开采造成了重大安全隐患。如何有效地将瓦斯抽采干管中的大量积水排出成为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管路中大量积水的问题,提出一种管路储放水装置,有效排放管路中的积水,保证管路通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路储放水装置包括:储水管、两根以上进水管和放水装置,所述储水管为两端封口的管筒,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储水管连通,另一端能与待排水管路连通,所述储水管还与放水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为两根。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通过管接头与储水管连通,所述管接头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为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放水装置包括监控系统、气动三通和放水器,所述监控系统、放水器和储水管通过气动三通连接。
进一步地,该管路储放水装置还包括放空阀,所述放空阀设置在储水管上远离放水装置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还提供了一种瓦斯抽采系统,包括瓦斯抽采干管和上述管路储放水装置,所述储水管地势低于瓦斯抽采干管,所述进水管远离储水管的一端与瓦斯抽采干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管半径大于或等于瓦斯抽采干管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管上远离放水装置的区域还设置有放空阀,且储水管呈倾斜设置,连接有所述放水装置的一端地势低于放空阀所在端。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两端通过管接头分别与储水管和瓦斯抽采干管连通。所述管接头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可控制进水管中水流的开启和关闭。在进水管堵塞时,还可将位于进水管两端管接头上的阀门关闭,更换进水管。
瓦斯抽采系统的工作原理:瓦斯抽采干管中积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储水管中,后经过放水装置排放到外部环境中,有效保证了瓦斯抽采干管的通畅。
本实用新型管路储放水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可有效地排放管路中的大量积水,避免管路中大量积水造成的管路堵塞。本实用新型瓦斯抽采系统,装备有上述抽采管储放水装置,有效避免了瓦斯抽采管路的堵塞,解决了瓦斯抽采地点负压小,瓦斯抽采效果差等问题,提高了采矿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路储放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瓦斯抽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路储放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管路储放水装置包括:储水管1、两根进水管2和放水装置。储水管1为两端封口的管筒。两根进水管2为Φ50mm的软管,两根进水管2的一端分别通过管接头与储水管1连通,管接头上设置有Φ50mm的阀门6,阀门6可控制进水管2中水流的开启和关闭;两根进水管2的另一端用于分别与待排水管路连通。储水管1还与放水装置连通,放水装置包括监控系统4、气动三通3和放水器5。监控系统4、放水器5和储水管1通过气动三通3连接,放水装置能够实现全天24h自动放水。放水器5可以是一适当容量的储槽,可容纳自储水管1流出的积水,并可通过排放设施(例如阀门或龙头)控制排放。如图1所示,在储水管1远离放水装置的区域适当处还可设置放空阀7,具体的,放空阀7位于进水管的外侧的储水管1管壁上,或者设于储水管1外侧的封端。放空阀7由人工控制开启,开启后储水管1内的气压与大气压平衡,可加快排放储水管1内的积水。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管路储放水装置的进水管2还可以是多个,本实施例中的采用两根进水管2在考虑经济合理性的同时,实现了进水快、进水量大的优点。放水器5也可选用水泵,其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到启动三通上,用于将储水管1内的积水排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6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