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机的前托料架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7416.5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9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夏业春;夏尧林;戴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瑞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1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前托料架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的前托料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折弯机的前托料架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折弯机是金属板材加工业中的一种重要机械设备。普通的折弯机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皮带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随着数控技术和电液伺服系统的广泛应用,折弯机的加工精度越来越高,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前托料装置是折弯机常用的一种机械辅助装置,折弯机的托料机构的作用是在金属板材输送到折弯机基座前,用于托起金属板材。无论是普通折弯机还是数控折弯机,目前国内都是采用的托架或台架形式,托架一般与机器联接在一起,台架一般单独放置,用于支承板料重量,从而方便定位。随着折弯机自动化水平和加工精度的提高,要求折弯机的托料机构等辅助装置的技术水平与之相适应。
目前,大部分折弯机的前托料架装置是直接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的,其托料架通过腰形孔实现高度方向的调节,一般采用螺丝固定,在实际使用中,调整前托料架装置高度的时候,需要用扳手将螺丝松开,再将托料架调整到合适高度,最后将螺丝拧紧固定,这种前托料架高度调整机构,调整时十分复杂,不方便使用,且调整精度不高。
中国专利号ZL03278817.7,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1月2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折弯机的可调式前托料装置,该申请案涉及一种折弯机的可调式前托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折弯机体身前侧的直线导轨,在导轨上固接螺母,在螺母内配合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的外端连接固定臂,固定臂外设托料臂,托料臂通过销轴铰支在固定臂上,在托料臂内侧铰支一过渡板,过渡板上支撑一调节螺杆,在调节螺杆与固定臂间设一油缸,在过渡板上铰接一顶杆,顶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托料臂内侧。该申请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托料臂升起的角度和角速度,但是其结构复杂,高度方向调节精度不高,且调节过程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前托料架升降机构复杂,不方便使用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弯机的前托料架升降机构,通过转动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手轮可以驱动托料臂沿着托料基座上的导轨上下滑动,从而快捷地实现其高度调节,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弯机的前托料架升降机构,包括托料基座和托料板,还包括升降手轮、升降蜗杆、托料臂、蜗轮和蜗轮轴,所述的升降蜗杆与托料基座相固连,该升降蜗杆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的蜗轮轴通过轴承座设置于托料臂上,该蜗轮轴的轴线方向与升降蜗杆的轴线方向互为异面垂直,所述的蜗轮固连于蜗轮轴的外周,该蜗轮与升降蜗杆相啮合,所述的升降手轮固连于蜗轮轴的端部,升降手轮驱动托料臂沿着托料基座上的导轨上下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托料臂上设置有锁紧手柄,用于将托料臂锁定于调整后的托料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升降蜗杆的底端通过螺钉固定于托料基座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托料板设置于托料臂的顶部,该托料板呈水平板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托料板通过螺钉与托料臂的顶部相固连。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弯机的前托料架升降机构,其蜗轮与升降蜗杆啮合实现传动,通过转动升降手轮可方便的驱动托料臂沿着托料基座上的导轨上下滑动,使得托料板的高度调节快捷方便,缩短了操作者调整前托料架高度的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弯机的前托料架升降机构,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可实现无级调整,且调节精度高,稳定性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弯机的前托料架升降机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弯机的前托料架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瑞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瑞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7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