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沫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7668.8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5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春;毛克万;周佩;刘复生;冉正荣;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4 | 分类号: | B01D4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温除尘的化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炉气降温除尘的泡沫塔。
背景技术
在硫铁矿制酸领域,在炉气净化工序,在稀酸洗净化流程中,常采用筛板式泡沫塔进行炉气的降温及除尘。筛板式泡沫塔的工作原理是:泡沫塔中有多层筛板,洗涤液通过分液管上的分水孔喷晒到塔板上,使筛板保持一定的液层高度;含尘气流从塔下部导入,均匀穿过塔板上的小孔而分散于液流中,产生大量气体泡沫,增加了气液两相的接触表面积,使气体中的尘粒被液体捕集,同时气体将热量传递给液体,从而实现降温、除尘的目的。
目前,传统型泡沫塔的结构设计中,每层塔板均为整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筒体上;分水管采用圆环管结构,通过焊接形成整体。在矿制酸稀酸洗循环流程中,当稀酸中含有较少矿尘时,稀酸中的矿尘及杂质极易在分液管及塔板上沉积,从而堵塞泡沫塔塔板及分水管。如果派人入塔清理,由于塔内空间小及环境恶劣,所以劳动强度大,停车时间较长;若吊开筒体后,再进行清理,则停车时间更长。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在稀酸中的矿尘堵塞传统型的泡沫塔分水管及塔板后,清理工作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停车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水管和塔板便于拆卸和清洗的泡沫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泡沫塔,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塔板和分水管,其关键在于:所述每层塔板由塑料板拼接形成,所述塑料板由塑料螺栓固定在塑料环板上;塑料环板由筋板和十字条实现支撑,并通过焊接在筒体上实现固定。塔板通过塑料螺栓固定,便于堵塞后的拆卸,同时采用拼接的方式形成塔板,拆卸下后也方便清洗。
上述所述塑料板拼接的塔板上下端面的边缘均焊有软塑料,所述塑料板与塑料板之间及塔板与筒体内壁之间均用软塑料填实密封。
上述分水管由四根支管和四通组成,所述四通的端口通过法兰分别连接一根支管。
上述每一根支管下部分布有三排分水孔,所述三排分水孔中间的一排分水孔孔口朝下,该排分水孔与支管中心的连线垂直于塔板,另外两排分水孔的朝向与中间的一排分水孔朝向均呈45°夹角。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改造,能够将堵塞的塔板及分水管迅速更换,从而节约停车时间;同时,可以在塔外清理堵塞的塔板及分水管,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3的C-C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泡沫塔,由筒体(1)、塔板和分水管等组成,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塔板和分水管,所述每层塔板由塑料板(2)拼接形成,所述塑料板(2)由塑料螺栓(8)固定在塑料环板(4)上。
如图2所示,每层塔板由五块塑料板(2)拼接形成。筋板(3)有二十四块,沿筒体(1)内圆周均匀分布。塑料环板(4)由筋板(3)和十字条(5)实现支撑,并通过焊接在筒体(1)上实现固定。塔板上开有筛孔,筛孔形成的圆距离塔板边缘100mm;所述塑料板(2)拼接的塔板上下端面的边缘均焊有软塑料,塔板厚度为20~25mm,塔板与塔壁、塔板之间的间距为5mm,所述塑料板(2)与塑料板(2)之间及塔板与筒体(1)内壁之间均用软塑料填实密封。
如图3所示,分水管由四根支管(6)和四通(7)组成,所述四通(7)的端口通过法兰分别连接一根支管(6)。
图4所示,每一根支管(6)下部分布有三排分水孔(6a),所述三排分水孔(6a)中间的一排分水孔(6a)孔口朝下,该排分水孔(6a)与支管(6)中心的连线垂直于塔板,另外两排分水孔(6a)的朝向与中间的一排分水孔(6a)朝向均45°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7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