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架式加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8482.4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钟亚呋;王瑞京;陈杰;葛晓健;翦英君;曹秋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00 | 分类号: | F24F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架 加湿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机房机柜设备领域,与一种加湿装置相关,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密封式机柜的机架式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机架式标准机柜的共同特点就是机柜内置机架,机柜内外通风,柜内电子设备产生的热主要通过机柜内外空气循环传至柜外,在使用时,这种机柜只起到了机架的作用,却无法通过自身实现降温的功能,人们必须为此建造一个对空气温度、湿度、清洁度要求非常严格的机房。在一些中小型应用场合,如果仅有几台服务器、交换机等电子设备,这时采用机房加机架式标准机柜的方式,就会造成很大浪费,这样的机房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当环境温度较高时,还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对整个机房制冷才能维持机架式标准机柜内的电子设备正常运转,造成能源浪费。为此,业界提出有一体式密封机柜,在密封的机柜内置机架,设置空调器进行降温,在机柜内部完成热交换,节约能源,而且还消除了灰尘的影响。但要维持柜内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还需要控制柜内的湿度,目前一体式密封机柜并没有很好解决湿度调节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一体式密封机柜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前提下具有加湿效果而且可以内置于机柜的机架式加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使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机架式加湿装置,包括支架和供水机构,所述的支架界定一容置空间,所述供水机构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沿机柜循环风道方向配对设有通风口和风门。
进一步地,还设有牵引器,所述的牵引器驱接所述的风门。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结构包括注水口和贮水槽,所述的贮水槽为一面开放的箱体构成,其开放面与所述的通风口贯通。
进一步地,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由构成所述支架容置空间的一侧面分立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设有安装搭耳。
本实用新型以其支架固定安装在一体式密封机柜内,并位于机柜式空调的下方与机柜送风口相对,当机柜内部湿度无法达到要求时,通过注水口向加湿器贮水槽里加适量的水,打开两侧风门,随着柜内气流与加湿装置的对流与循环,柜内的空气也就得到了湿润,当柜内的湿度达到要求后,关闭两侧的风门,实现一体式密封机柜湿度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前提下具有加湿效果,其应用解决了传统一体式密封机柜的湿度控制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门开启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架式加湿装置,包括支架1和供水机构2,所述的支架1界定一容置空间,所述供水机构2配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的支架1沿机柜循环风道方向配对设有通风口10和风门11。所述的支架1设有安装搭耳12。
作为优选实施例,还设有牵引器13,所述的牵引器13驱接所述的风门11。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供水结构2包括注水口20和贮水槽21,所述的贮水槽21为一面开放的箱体构成,其开放面与所述的通风口10贯通。
作为优选实施例,还设有盖板3,所述盖板3由构成所述支架容置空间的一侧面分立构成。
本实施例以其支架1固定安装在一体式密封机柜4内,并位于机柜式空调5的下方与机柜送风口相对,当机柜4内部湿度无法达到要求时,通过注水口20向加湿器贮水槽21里加适量的水,打开两侧风门11,随着柜内气流与加湿装置的对流与循环,柜内的空气也就得到了湿润,当柜内的湿度达到要求后,关闭两侧的风门11,实现一体式密封机柜湿度的控制。
以上所揭示的内容,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所有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所能达成的效果等效或均等的内容,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完成的简易修改、修饰、改良或变化,都应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主张的专利权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84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