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8722.0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4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伦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鈦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动化作业的技术领域,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浮动机构,藉由该第一滑槽在该第一滑轨上直线滑移,该第二滑轨在该第二滑槽上直线滑移,允许该夹具以浮动方式夹取工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背景技术
在大量生产的作业流程中,如何缩短工件每一道次的夹持定位工时,俾能有效降低营运上成本负担及达到提升产能与产业竞争力等实质效益,为业者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同时,为避免采人力作业方式,可能发生作业者于搬动工件过程中,劳力上的负荷及不慎砸伤作业者本身等职业伤害,采用自动化作业乃成为必然趋势。习知工件夹持定位自动化作业,工件必须摆设于正确位置,俾让夹具可以顺利的夹取,然而工件的摆设定位过程势必浪费工时及增加营运成本,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机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夹取夹具,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该本体包含一第一滑座、一第一盖板、一第二盖板、一第一驱动杆及一第二驱动杆,该第一滑座中心垂直贯设一通孔,并于该通孔二端各套设一轴承,各该轴承间装设一传动杆,该传动杆外周设有一齿轮,该传动杆一端结合一第一止挡块及一第二止挡块,该齿轮容设于该通孔内,该第一滑座的该通孔二侧水平贯设一第一气压缸及一第二气压缸,该第一、二气压缸与该通孔相连通,该第一、二气压缸分别容设一第一驱动杆及一第二驱动杆,该第一、二驱动杆外周分别设一第一齿条及一第二齿条,该第一、二驱动杆一端分别设一第一活塞及一第二活塞,该第一、二活塞外周分别套设一第一活塞环及一第二活塞环,该第一、二齿条分别与该齿轮啮合,该第一滑座的该第一、二气压缸二端分别设有该第一盖板及该第二盖板,该第一盖板对应该第一、二气压缸分别设一第一进排气装置及一第二进排气装置,该第二盖板对应该第一、二气压缸分别固设一第一弹性体及一第二弹性体,该第一滑座底面凹设一第一滑槽,该第一滑槽底部固设数第一定位元件;
一第二滑座,该第二滑座中心垂直贯设一第一开口,其顶面凸设一第一滑轨,其底面凸设一第二滑轨,该第一滑槽可直线滑移的套设于该第一滑轨上,该第一开口容置该第二止挡块,该第一滑轨表面对应各该第一定位元件固设数第二定位元件,该第二滑轨表面固设数第三定位元件;及
一第三滑座,该第三滑座中心垂直贯设一第二开口,其顶面凹设一第二滑槽,该第二滑轨可直线滑移的套设于该第二滑槽上,该第二开口容置该第一止挡块,该第二滑槽底部对应各该第三定位元件固设数第四定位元件。
其中,该第一、二止挡块呈相互垂直设置。
其中,该第一、二滑轨呈相互垂直设置。
其中,该第一进排气装置及该第二进排气装置各为一进排气阀。
其中,该第一弹性体及该第二弹性体各为一橡胶垫。
其中,该第一、二、三及四定位元件各为一强力磁铁。
其中,该第一滑座顶面固设于一机械臂。
其中,该第三滑座底面固设一夹具。
对照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以下功效:
一、本实用新型的浮动机构,透过该第一滑槽在该第一滑轨上直线滑移,该第二滑轨在该第二滑槽上直线滑移,允许该夹具以浮动方式夹取工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二、本实用新型的浮动机构,可透过该第一、二定位元件间的相互吸引力及第三、四定位元件间的相互吸引力,克服浮动机构运动时的惯性力,让该第一、二及三滑座维持在中心位置。
三、本实用新型的浮动机构,该第一驱动杆或该第二驱动杆带动该齿轮旋转,使该第一、二止挡块分别抵靠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二侧,可将该夹具对心复位并防止该第一、二及三滑座间相互滑移。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横断面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纵断面剖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机构,包含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鈦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鈦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8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型诺丽黄酒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米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