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灯饰及透明手柄结构的电热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9597.5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9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俊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A47J36/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饰 透明 手柄 结构 电热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热水壶,特别是一种带灯饰及透明手柄结构的电热水壶。属于家电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是一种供人们自助烧开水的电开水器,它采用了蒸气智能感应控制,具有过热保护,水煮沸自动断电、防干烧断电以及快速沸水的功能,因其省时、节能、美观、便捷、安全的特点,在进入市场后,迅速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电热水壶的功能要求也在提高。但目前市场上的电热水壶,外型构造单调、缺乏美感,除了缺乏装饰作用外,在使用功能上缺少直接的提示用户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型美观、方便实用的带灯饰透明手柄结构的电热水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带灯饰及透明手柄结构的电热水壶,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壶体、与壶体外侧壁连接的手柄和加热开关,所述壶体与底座之间为可分离式电连接结构,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手柄包括透明结构的弧状提把,在弧状提把的顶部连接有壶盖开关,在弧状提把的底部设有LED灯,加热开关的控制输出端与LED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由LED灯通过透明结构的弧状提把透射形成晶亮炫目的灯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改进方案是:在所述壶体的中部可以设有透明结构的显示水位刻度标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手柄可以通过固定部分与壶体外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改进方案是:设置在弧状提把的底部LED灯可以为二至十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弧状提把的底部设有LED灯,由LED灯通过透明结构的弧状提把透射形成晶亮炫目的灯饰结构,因此在按下加热开关后,通过透明结构的手提部分和LED灯相互配合,一方面可以在煮水过程中制造晶亮炫目的效果,起到装饰室内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煮水完毕后,加热开关弹起的同时LED灯灭,直接给予使用者提示,具有使用方便的效果,可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壶体。3-手柄,4-加热开关,5-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图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置于底座1上的壶体2、与壶体2外侧壁连接的手柄3和加热开关4,所述壶体2与底座1之间为可分离式电连接结构,所述手柄3包括透明结构的弧状提把3-3,在弧状提把3-3的顶部连接有壶盖开关3-2,在弧状提把3-3的底部设有LED灯5,加热开关4的控制输出端与LED灯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由LED灯5通过透明结构的弧状提把3-3透射形成晶亮炫目的灯饰结构。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壶体2的中部可以设有透明结构的显示水位刻度标尺。所述手柄3可以通过固定部分3-1与壶体2外侧壁固定连接。设置在弧状提把3-3的底部LED灯5可以为一个。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先通过壶盖开关部分3-2上的按钮打开壶盖,往壶体2里加水,把壶盖盖上,再将壶体2放置在底座1,按下加热开关4后开始煮水,同时LED灯5开始发光,发光的LED灯5和透明结构的手提部分3-3相配合,以达到晶亮炫目的效果;煮水完毕后,加热开关4弹起的同时LED灯5灭,即可用于冲茶或咖啡,亦可直接饮用。
其他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其他具体实施例的主要特点是:根据人们使用的需要,所述LED灯5可以为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或十个,以制造出更美妙的效果。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俊,未经王晓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9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