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烙铁状态侦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0352.4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0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肇丰;林希武;简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B08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烙铁 状态 侦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烙铁状态侦测系统,特别是关于烙铁漏电以及清洁状态的侦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烙铁是利用电力令发热器对烙铁头加热,俟达一定温度以上,即可作为熔锡焊接电子元件之用。在熔锡焊接作业当中,有效且理想的焊接温度范围约为320℃~380℃,此范围极其狭窄。当烙铁温度落在前述范围以外时,易造成焊接不良。然而,焊接人原对前述温度范围的掌控却常有适应不良的状况,尤其当烙铁上残留着未清除干净的锡渣时,温度的控制更不稳定,不是过高就是过低,还容易发生冷空焊的状况。
另一方面,执行烙铁焊锡作业时,如果未先针对烙铁进行漏电检测,容易因为烙铁本身的漏电而烧毁IC,严重者更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受伤。然而上述漏电检测动作并非随时进行,尤其常常因人为疏失而忽略烙铁检测,导致烙铁漏电状况的产生。
因此需要新的烙铁状态侦测系统,能够定时检测烙铁是否漏电,定时检测烙铁是否维持清洁,确保人员安全,维持焊接品质,并避免待焊物件毁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烙铁状态侦测系统,此侦测系统能够侦测烙铁是否漏电,以提醒使用者妥善处理发生漏电的烙铁。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烙铁状态侦测系统包含一漏电侦测电路以及分别与该漏电侦测电路电性连接的一导电片和一警报装置,其中:该导电片,与一烙铁相接触,并将该烙铁上的一待测电压传递至该漏电侦测电路;该漏电侦测电路,接收该待测电压,并比较该待测电压与一临界电压的电压值,以判断该烙铁是否漏电,当该漏电侦测线路判断该烙铁漏电时输出一信号至该警报装置;该警报装置,接收该信号,并发出一警告。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漏电侦测线路包含比较该烙铁上的该待测电压是否大于该临界电压,以判断该烙铁是否漏电的一比较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警报装置包含在该烙铁漏电时产生亮光以发出警告的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警报装置还包含在该烙铁漏电时产生声响以发出警告的一蜂鸣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烙铁状态侦测系统还包含侦测周围环境的温度,并根据侦测所得温度,判断该烙铁是否已被开启的一温度感测装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烙铁状态侦测系统还包含:一容置装置,以容纳该烙铁、该漏电侦测线路、以及该警报装置,该容置装置包含相邻的一第一区域以及一第二区域;侦测该烙铁是否放置于该容置装置之内的两位置侦测装置,该些位置侦测装置互相面对地设置该第一区域的两内侧面上;一滚轮,设置于该第二区域内;以及接触摩擦该烙铁以清洁该烙铁的一海绵片,该海绵片包覆该滚轮。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烙铁状态侦测系统还包含一马达装置电性连接该滚轮,以转动该滚轮使海绵片接触摩擦该烙铁,以清洁该烙铁。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烙铁状态侦测系统还包含于该烙铁离开该容置装置时开始计时,并于该海绵片接触摩擦该烙铁时归零以重新计时的一计时装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烙铁状态侦测系统还包含侦测该海绵片是否接触该烙铁的一接触侦测装置,设置于该海绵片之下。
根据上述实施例,烙铁状态侦测系统能够有效侦测烙铁的状态,判断烙铁是否漏电,并提醒使用者妥善处理漏电的烙铁,以维护人身安全,同时避免漏电损坏被焊接的物件。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烙铁状态侦测系统的方块图;
图2A是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烙铁状态侦测系统的方块图;
图2B是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烙铁状态侦测系统的构造俯视图;
图2C是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烙铁状态侦测系统的构造侧视图;
图3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烙铁状态侦测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烙铁 103:导电片
105:漏电侦测线路 107:警报装置
109:发光二极管 111:蜂鸣器
203:温度感测装置 205:位置侦测装置
207:计时装置 209:接触侦测装置
211:海绵片 213:比较器
215:容置装置 219:马达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0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