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耙矸机耙斗用钢丝绳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1206.3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9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哨钝;白石;黄帅;张璐;张继远;马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龙门煤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1/04 | 分类号: | F16G11/04;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935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耙矸机耙斗用 钢丝绳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耙矸机耙斗用钢丝绳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井下岩巷掘进中,一直广泛采用耙矸机耙装矸石,其具有适应条件广、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便于维修和维护等优点,但是根据各工作面维护钳工及现场安全检查反映情况来看,耙矸机耙斗连接处钢丝绳经常出现断股、断丝情况,原因是耙矸机的耙斗与主绳是采用U型卡扣连接在一起,在耙矸过程中由于碰撞加上摩擦等原因,导致耙矸机的耙斗连接处的主绳经常出现断股、断丝,若检查不到位或者更换钢丝绳不及时,在耙矸机耙矸过程中出现断绳现象,极易出现耙矸机牵引绳及耙斗甩出造成伤人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同时频繁更换钢丝绳不仅增加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造成了材料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耙矸机耙斗用钢丝绳连接器,其能够有效解决耙矸机的耙斗连接处钢丝绳易损伤的问题,使耙斗与钢丝绳连接牢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耙矸机耙斗用钢丝绳连接器,其包括一楔形壳体,楔形壳体上、下端均设有开口,楔形壳体内设有楔形腔,楔形壳体的上、下端开口与楔形腔相通,楔形壳体的楔形腔内装设有一环状楔形块,钢丝绳绕过环状楔形块且钢丝绳的两端从楔形壳体上端开口伸出。
所述的耙矸机耙斗用钢丝绳连接器,其楔形壳体由前侧板、后侧板以及左右两侧的连接板焊接组成,前、后侧板呈梯形。
所述的耙矸机耙斗用钢丝绳连接器,其环状楔形块外圆周设有容纳钢丝绳的凹槽。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耙矸机耙斗用钢丝绳连接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实用性强,在使用过程中环状楔形块受牵引力的作用与楔形壳体连接紧密,楔形壳体的连接板能够对钢丝绳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了钢丝绳的磨损,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钢丝绳更换频率和维护工作量,提高工作量;钢丝绳连接紧固,安全系数高,能够有效解决耙矸机耙斗连接处钢丝绳断丝、断股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螺栓;2-前侧板;3-环状楔形块;4-凹槽;5-螺纹孔;6-楔形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耙矸机耙斗用钢丝绳连接器,其包括楔形壳体,楔形壳体由前侧板2、后侧板以及左右两侧的连接板焊接组成,形成楔形腔6,前、后侧板呈梯形,前、后侧板形状、大小相同,楔形壳体上、下端均开口,楔形壳体的上下端开口与楔形腔相通,楔形壳体的楔形腔内装设有环状楔形块3,环状楔形块外圆周设有容纳钢丝绳的凹槽4,钢丝绳绕过环状楔形块上的凹槽,钢丝绳的两端从楔形壳体上端开口伸出;楔形壳体上部与环状楔形块通过连接螺栓1紧固,楔形壳体下部开设有螺纹孔5,通过连接环与耙斗连接并用螺栓紧固。
在使用过程中,依靠钢丝绳的牵引力,拉动环状楔形块上移,钢丝绳夹在环状楔形块与楔形壳体之间,环状楔形块与楔形壳体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龙门煤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龙门煤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1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湿式氧化脱硝及资源化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雷公藤有效部位粉末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