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网检测车专用高低压信号隔离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1766.9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9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东;王婧;杨志鹏;孙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24 | 分类号: | G01R15/24;G02B6/36;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检测 专用 低压 信号 隔离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接触网检测系统中高低压信号隔离传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接触网检测车专用高低压信号隔离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接触网检测车专用高低压信号隔离传输技术是接触网检测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功能是把在接触网25kv高压环境中采集的微信号传输至零电位的车厢采集设备。此项技术经历了无线光传输和绝缘管插入光纤直连的过程,最终,现有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方案为绝缘管插入光纤直连的方案。如图2所示,上述现有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把信号传输光纤91插入高压绝缘气管92中,在高压侧设置防水密封接头93进行防水密封,整个高压绝缘气管92两端采用防水密封胶牢固密封,再用绝缘胶布进行缠绕,用铁丝绑扎在受电弓上,上述连接结构被设置在检测车的车顶95上,从而实现从高压环境中传输检测信号至低压环境中。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维护和更换十分不便,这种现有技术需要经常周期性的擦试高压绝缘气管92,以免表面染污严重发生闪络;更换光纤91时,需要把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盒94打开,把光纤接头从电路板上拔出,然后再把高压绝缘气管92顺着光纤抽出才能进行光纤更换。另外,高压绝缘气管92由于没有伞裙,爬电距离无法增大,并且雨水容易顺着高压绝缘气管92往下流,形成放电通路,该现有结构防闪络能力差。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接触网检测车专用高低压信号隔离传输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网检测车专用高低压信号隔离传输装置,以方便维修和更换光纤,并可防止雨水顺着高低压连接设备形成通路造成闪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网检测车专用高低压信号隔离传输装置,可增大爬电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接触网检测车专用高低压信号隔离传输装置,该隔离传输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的光纤绝缘子,所述光纤绝缘子下端连接一低压侧安装盒,所述光纤绝缘子上端连接一高压侧安装盒,所述低压侧安装盒固定设置在检测车的车顶;所述低压侧安装盒和高压侧安装盒的侧壁分别固定安装一低压侧光纤航空插头和高压侧光纤航空插头,所述光纤绝缘子内设有四根信号传输光纤,所述信号传输光纤的上端连接于高压侧光纤航空插头,所述信号传输光纤的下端连接于低压侧光纤航空插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绝缘子由管柱和管柱外侧设置的伞裙构成;管柱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安装法兰和下安装法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低压侧安装盒和高压侧安装盒是由聚醚醚酮(PEEK)树脂材料制成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压侧光纤航空插头通过一与其相配合的光缆插头连接于一高压侧铠装屏蔽光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压侧铠装屏蔽光缆为1.5m的侧铠装屏蔽光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低压侧光纤航空插头通过一与其相配合的光缆插头连接于一低压侧铠装屏蔽光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低压侧铠装屏蔽光缆为30m的侧铠装屏蔽光缆。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接触网检测车专用高低压信号隔离传输装置,采用了光纤航空插头结合光纤绝缘子和PEEK高强度绝缘安装盒的组合封装技术,实现了高低压信号的隔离传输,方便维修和更换,可防止雨水顺着高低压连接设备形成通路造成闪络,可增大爬电距离,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触网检测车专用高低压信号隔离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1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