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挤管式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2463.9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2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谌九生;吴桂香;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电缆 挤管式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模具,特别是一种电线电缆挤管式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线电缆生产加工过程中,传统的电线电缆押出机主要是采用押出模具,这种押出模具经常会导致线体粘连,在加工过程中无法脱皮等现象,随着生产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结构合理、工作稳定可靠、制作成本低、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了生产厂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电线电缆挤管式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线电缆挤管式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所述模芯后端面开有一个往前端面径向缩小的模芯孔,位于模芯前端面设有与模芯孔相连通的模芯承径,所述模套后端面开有一个往前端面径向缩小的模套孔,位于模套前端面设有与模套孔相连通的模套承径,所述模芯前端置于模套的模套孔中。
其中,所述模芯前端置于模套的模套孔后,模芯孔、模芯承径、模套孔及模套承径处于同一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模芯、模套固定安装在押出机头上,再将导体正确穿过模芯和模套内的模芯承径、模套承径,对押出机以合适的温度、压力、牵引力等条件将电线电缆进行押出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为挤管试模具,并在模芯、模套上分别设有一个模芯承径、模套承径,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每次加工出的电线电缆不会出现粘连难脱皮的现象,此操作简单、结构合理,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为线体粘连解决了一大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模芯的后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套的后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电线电缆挤管式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所述模芯1后端面开有一个往前端面径向缩小的模芯孔11,位于模芯1前端面设有与模芯孔11相连通的模芯承径12,所述模套2后端面开有一个往前端面径向缩小的模套孔21,位于模套2前端面设有与模套孔21相连通的模套承径22,所述模芯1前端置于模套2的模套孔21中。
其中,所述模芯1前端置于模套2的模套孔21后,模芯孔11、模芯承径12、模套孔21及模套承径22处于同一轴线上。
通过将模芯1、模套2固定安装在押出机头上,再将导体正确穿过模芯1和模套2内的模芯承径12、模套承径22,对押出机以合适的温度、压力、牵引力等条件将电线电缆进行押出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为挤管试模具,并在模芯1、模套2上分别设有一个模芯承径12、模套承径22,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每次加工出的电线电缆不会出现粘连难脱皮的现象,此操作简单、结构合理,相比与传统的模具提高了工作效率不需用手脱皮的笨方法,同时节省了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线体粘连解决了一大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广泛的用于各类电线电缆的生产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2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龙头的供水阀芯
- 下一篇:一种小口径高温耐磨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