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夹线调整旋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2977.4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0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顾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飞龙 |
主分类号: | D05B47/04 | 分类号: | D05B4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闻卿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调整 旋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缝纫机夹线调整旋钮,尤其是指一种令该旋钮可产生伸缩裕度,利于与螺杆的螺接,避免震动松脱,且令螺杆不用再另行加工形成长槽,减少加工成本与时间,达到精简零件及降低制造成本等实质效益,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缝纫机夹线调整旋钮。
背景技术
通常,一般于缝纫机上皆会设置有数个调整旋钮,以供旋动调整车缝线的松紧度;其中,请参阅图7所示的现有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该调整旋钮3主要于底座31外凸设有螺杆32,于该螺杆32端面中央往轴向开设有长槽321,且于该螺杆32上套设有内、外夹掣片33、34,并于外夹掣片34外侧在螺杆32上依序套设有压掣座35、弹性元件36、定位钮37,该定位钮37外侧端面形成有棘齿部371,再于该定位钮37外侧在螺杆32上螺设有旋钮38,令定位钮37容设于旋钮38内,该旋钮38内则对应定位钮37外侧端面的棘齿部371亦设有相配合的棘齿部381,以让该定位钮37的棘齿部371与旋钮38的棘齿部381相互啮合。
藉此,当使用上欲调整车缝线张力时,即旋转旋钮38,以使旋钮38于螺杆32上螺旋位移,当旋钮38往内、外夹掣片33、34方向位移,此时,设于旋钮38和压掣座35内的弹性元件36即受压缩,以抵迫于压掣座35,进而压掣内、外夹掣片33、34,以使通过于内、外夹掣片33、34间的车缝线可达到紧度提高的效果,而当欲降低车缝线张力时,则可反向旋转旋钮38,以降低对弹性元件36压掣力,减少弹性元件36经压掣座35对外夹掣片34及内夹掣片33抵迫力,达到调松车缝线的效果。
由于缝纫机在高速运转下会产生震动,为增加旋钮与螺杆间的固定性,防止旋钮松动螺退而影响车缝线张力,使用者一般会撑大螺杆端面所设长槽,以增加螺杆直径,以进一步提高螺杆与旋钮其螺孔间的螺紧力,并由定位钮与旋钮间以棘齿部相互啮合,来防止旋钮松动螺退的情形,若发现旋钮与螺杆间会逐渐松脱,而为再进一步提高两者间的螺紧力,使用者便会再撑开螺杆所具长槽,如此恶性循环反复撑开长槽的情况下,螺杆便易于长槽底部发生断裂,而造成螺杆的损坏。
另,现有缝纫机夹线调整旋钮,于制造与组装上须于螺杆上加工以形成长槽,于螺杆上依序套设内、外夹掣片、弹性元件及定位钮后,再螺接旋钮,故组装零件繁琐,除制造成本提高外,组装上亦相当费时不便,尤其形成长槽的螺杆缺乏适当的工具锁接于底座或机体上,且如定位钮等元件体积小,容易于组装时产生遗失,更造成制造成本上的损失,以及组装上的不方便性。
因此,本创作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再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缝纫机夹线调整旋钮,以期达到精简零件及实施上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夹线调整旋钮,其主要于缝纫机台的螺杆上螺设有旋钮,该旋钮设有相对应中心通孔周围并包围于通孔形成的螺掣部,该通孔的内径小于螺杆的外径,该螺掣部相应于通孔内面设有螺牙,螺掣部外围设有弹性槽孔;藉此,使得该旋钮经由弹性槽孔,使小于螺杆直径的旋钮通孔可产生伸缩裕度,以利于与螺杆的螺接,不仅可紧咬螺杆,避免震动松脱,且令螺杆不用再另行加工形成长槽,螺杆的结构强度不被破坏,同时减少长槽的加工成本与时间,达到精简零件及降低制造成本等实质效益,而能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便利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剖视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使用状态图;
图7是现有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旋钮 11 通孔
12 螺掣部 121 螺牙
13 弹性槽孔 14 开槽
15 外环部 151 凹部
2 缝纫机台 21 螺杆
22 内夹掣片 23 外夹掣片
24 弹性元件 3 调整旋钮
31 底座 32 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飞龙,未经顾飞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2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 下一篇:一种杠杆式无级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