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用车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3395.8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8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贾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西贝虎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用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陆两用车,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用车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水陆两用车,需要将发动机的动力既要传递给陆上驱动系统,又要通过水上传动机构传递给水上推进装置(如叶轮、轴流喷水推进器等)。水上传动机构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
机械式是通过机械结构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水上推进装置。在专利申请号为2005800443795、公告日为2007年12月12日、名称为“水陆两用车的传动系自身或相关的改进”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机械式的水上传动机构。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是通过变速器分配给水上传动机构和陆上传动系统的。
液压式传动机构主要包括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泵在发动机的驱动下使液压马达运转,液压马达驱动水上推进装置。在专利申请号为2008200974973、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11月5日、名称为“车用液压传动水上推进装置”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液压式水上传动机构。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是通过变速器传递给分动箱、然后经分动箱分配给水上传动机构和陆上传动系统的。
现有的水陆两用车驱动系统存在以下不足:发动机的动力都是经过变速器后才分配给水上传动机构的。因此水上传动机构的设置会对陆上驱动系统产生干扰,变速器产生故障时则车辆在陆上和水上都不能够行进,导致工作时的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水上传动机构和陆上驱动系统之间不会产生干涉的、可靠性好的水陆两用车驱动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水陆两用车在进行动力传递的过程中,水上传动机构和陆上驱动系统之间会产生干扰且工作时的可靠性差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水陆两用车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器、陆上驱动系统、水上推进装置和传递动力给水上推进装置的水上传动机构,所述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直接分为两路,一路输出给所述陆上驱动系统、另一路输出给所述水上传动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进行动力传递时,无需对现有的陆上驱动系统作任何改变。陆上驱动系统和水上传动机构是完全独立的,彼此之间不会产生干涉,一者产生故障或维护时、另一种可以照常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水上传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和驱动液压马达的液压泵。采用液压式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体积小、重量轻、零部件少、装配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皮带,所述发动机和液压泵之间通过所述皮带进行传动。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皮带为同步皮带。动力传输时的同步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动机同水上传动机构之间的用于切断或传递发动机的动力给水上传动机构的控制机构。通过在发动机和水上传动机构之间设置离合器来控制发电机是否将动力传递给水上传动机构以控制水上推进装置的工作。能降低陆上行走时的发动机负载。如果在水上传动机构的部件之间或水上传动机构同水上推进装置之间设置控制机构以控制水上推进装置的工作状态,则会加大发动机的负载。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为离合器。结构简单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水上推进装置为轴流喷水推进器。水下推进灵活,推进速度高。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浮在水上的车壳,所述水上传动机构位于所述车壳内。车壳能够对水上传动机构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行驶在海水上时,水上传动机构不会被海水侵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发动机的动力是直接分配给陆上驱动系统和水上传动机构的,陆上驱动系统和水上传动机构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工作时的可靠性好;在发动机和水上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控制机构,能降低陆上行驶时发动机负载;发动机和水上传动机构之间通过皮带传递动力,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水上传动机构设置在车壳内,车壳能够对水上传动机构起到保护作用、对水上传动机构的材料要求降低、能有效的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车壳1,安装槽11,发动机2,水上传动机构3,液压马达31,液压泵32,第一管路33,第二管路34,第三管道35,水上推进装置4,水上推进装置的驱动轴41,联轴器42,陆上驱动系统5,箱6,皮带7,控制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西贝虎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义乌西贝虎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33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消除横向应变影响的传感器
- 下一篇:热风循环棉签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