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4047.2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1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颜梓清;姚圣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铠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道川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车 排放 颗粒 重量 检测 集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车排放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柴油车排气管排放的气体污染物通常是指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氮氧化物,在国家标准中对上述三种气体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而柴油车也会排放出大量的微颗粒物,这就使得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的检测势在必行。但是,在现有技术并没有针对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的检测设备或检测装置,而柴油车的总量很大(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针对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的检测设备或检测装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进行检测的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包括原始尾气采样装置和微颗粒物分析仪,所述原始尾气采样装置的样品气体出口与所述微颗粒物分析仪的样品气体入口流体导通。
上述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所述原始尾气采样装置的 样品气体出口还与稀释尾气采集装置的样品气体入口流体导通,所述稀释尾气采集装置的样品气体出口与流量计的气体流入口流体导通。
上述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所述原始尾气采样装置的样品气体出口还与O2、NOx分析仪的待测气体入口流体导通。
上述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被试柴油车位于底盘测功机上,并且在所述被试柴油车的驾驶室前方设置有司机助,所述微颗粒物分析仪、所述O2、NOx分析仪、所述流量计和所述底盘测功机分别与计算机通信连接。
上述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所述计算机与打印机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能够对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进行检测,从而改善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被试柴油车,2-原始尾气采样装置,3-微颗粒物分析仪,4-稀释尾气采集装置,5-流量计,6-O2、NOx分析仪,7-底盘测功机,8-计算机,9-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包括原始 尾气采样装置2、微颗粒物分析仪3、稀释尾气采集装置4、流量计5、O2、NOx分析仪6、底盘测功机7、司机助和打印机9。所述原始尾气采样装置2的样品气体出口分别与所述微颗粒物分析仪3的样品气体入口、所述稀释尾气采集装置4的样品气体入口和O2、NOx分析仪6的待测气体入口流体导通。所述稀释尾气采集装置4的样品气体出口与流量计5的气体流入口流体导通。
被试柴油车1位于底盘测功机7上,并且在所述被试柴油车1的驾驶室前方设置有司机助,所述微颗粒物分析仪3、所述O2、NOx分析仪6、所述流量计5、所述底盘测功机7、所述司机助和所述打印机9分别与计算机8通信连接;以便将测试数据传输到所述计算机8,并可以通过所述打印机9输出。
本实施例柴油车排放微颗粒物重量检测集成设备在工作时:所述原始尾气采样装置2从所述被试柴油车1的排气管中采集原始尾气,然后分别输送到所述微颗粒物分析仪3、所述稀释尾气采集装置4和所述O2、NOx分析仪6,所述稀释尾气采集装置4将原始尾气和空气混合后输送到所述流量计5。
利用所述O2、NOx分析仪6可以测试出原始尾气中氧气和氮氧化合物的浓度数值;利用所述流量计5可以测试出原始尾气稀释后的流量以及原始尾气稀释后的氧气浓度;利用所述微颗粒物分析仪3可以测试出原始尾气中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根据上述测试数据进行如下计算:
一、尾气的稀释比=(环境空气中氧气浓度-原始尾气稀释后的氧气浓度)/(环境空气中氧气浓度-原始尾气氧气浓度);
二、原始尾气流量(L/s)=尾气的稀释比×原始尾气稀释后的流量(L/s);
三、氮氧化合物的排放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铠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铠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4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器用切膜机自动停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盘纸余量检测与控制装置中的工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