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管道内壁抛丸除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4170.4 | 申请日: | 201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8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远;张国祯;李军;韩书武;周凯甜;赵善军;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仓管道防腐保温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02 | 分类号: | B24C3/02;B24C3/16;B24C9/00;B24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管道 内壁 抛丸 除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口径管道内壁抛丸除锈机,尤其是一种能够节能的管道内壁抛丸除锈机,所属金属加工除锈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要解决钢管内壁的除锈问题大多采用钢砂、钢丸等抛射或喷射的除锈方法,由于抛射优于喷射,所以采用抛射除锈工艺占市场主流,但目前国内外传统的抛丸除锈机都采用耗电上百千瓦的大型电动机带动一套庞大的液压马达高速旋转叶片抛砂对钢管内壁进行抛砂除锈,为使钢管除锈连续运行,同时又配备一套庞大的钢砂回收和供砂设备,为使钢砂从钢管内清理出来,必须采用耗电很大的风机从管道内拉出钢砂和灰尘,再通过砂、灰分离装置将钢砂送到钢砂循环系统上,将灰尘送到除尘系统上,这种传统的抛丸除锈机造成大量电力、人力和物料的浪费,为此,人们需求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全新的节能的管道内壁抛丸除锈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提出了新的节能化的管道内壁抛丸除锈机方案。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节能管道内壁抛丸除锈机,它是由带叶片的电动旋转抛头、输砂蜗杆装置、蜗杆套管、钢砂回收装置、供砂箱及部件、密封装置、活动车、活动车马达、转轮、转轮电机、轨道、固定架、托架、电机座、控制阀、上砂装置等部件构成;钢砂回收装置设置于蜗杆套管前端,钢砂回收装置能随着加工管件做旋转运动,并且还能随着蜗杆套管在所加工的管道中往复运动,该钢砂回收装置上设置一开口,正好与蜗杆套管前端上所设置的一开口对应相吻合,以使所回收的钢砂能进入蜗杆套管中,该输砂蜗杆装置设置于蜗杆套管中,在输砂蜗杆动力电机减速机的带动下能在蜗杆套管中做正转或反转 转动,并能随着外套管在所需加工的管件中往复运动,蜗杆套管其前端与带叶片的电动旋转抛头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以便能使钢砂能进入到带叶片的电动旋转抛头中,通过高速旋转的抛头将钢砂抛出进行除锈,该输砂蜗杆装置及蜗杆套管通过一密封装置并延伸至供砂箱中并安装在一托架上;本方案所述一种节能管道所述一种节能管道内壁抛丸除锈机,其设置还包括了在供砂箱中设置安装了蜗杆动力电机和减速机和电机架,该电机通过减速机连接了输砂蜗杆装置,供砂箱中还设置了导砂器、供砂漏斗、控制阀、上砂装置、托架、进砂口,供砂箱中的供砂漏斗连接了控制阀,该控制阀与蜗杆套管上的另一个开口衔接,供砂箱中的蜗杆套管的末端连接了钢砂回收导砂器,控制阀可用于控制钢砂的进入流量,上砂装置包括了上砂电机、直角减速机、及设置在供砂箱内的传动装置和传送带、各个供砂器、支座、支架。
本方案所述一种节能管道内壁抛丸除锈机,其设置还包括了活动车、活动车马达、和转轮、转轮电机,转轮安装在活动车上,转轮可以托起所加工的管件,在转轮电机的带动下转轮转动,加工管件旋转运动,活动车可托起各部件在轨道上进行往复运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方案用输砂蜗杆替代传送带输砂,该输砂蜗杆装置在动力电机和减速机的作用下正转时供砂,反转时回收砂,可以省略较长的传送带及大量的附件,节省了材料,使供砂和除砂一体化完成,从而减少了能耗、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方案采用储砂箱供砂和储砂,省略了庞大的上砂和下砂机及其大量零部件和附件,本发明方案不仅节约了大量机械部件等物料、还节约大量的电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生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加工管件,2电机,3带叶片旋转抛头,4连接件,5钢砂回收装置,6蜗杆套管,7输砂蜗杆装置,8密封装置,9固定架,10 供砂箱,11控制阀,12供砂漏斗,13动力电机,14减速机,15传送装置,16传送带,17供砂器,18直角减速机,19电机,20支架,21转轮电机,22转轮,23活动车,24轨道,25活动车,26活动车马达,27回收箱,28托架,29活动车,30导砂器,31电机架,32支座,33加砂口,34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仓管道防腐保温器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大仓管道防腐保温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4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加热装置的车辆
- 下一篇:用于化学和生物感测的复合纳米颗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