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开关管驱动损耗小的BJT型自激式Boost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4223.2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7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南余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驱动 损耗 bjt boost 变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激式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应用于开关稳压或稳流电源、高亮度LED驱动电路等,尤其是一种自激式Boost变换器。
背景技术
与线性(稳压或稳流)调节器和他激式DC-DC变换器相比,自激式DC-DC变换器具有性价比高的显著优点。图1给出的是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数目少的BJT(双极型晶体管)型自激式Boost变换器,包括由输入电容Ci、电感L、NPN型BJT管Q1、二极管D和输出电容Co组成的Boost变换器的主回路,输入电容Ci与直流电压源Vi并联,输出电容Co两端电压为直流输出电压Vo,负载Ro与输出电容Co并联,直流电压源Vi的负端与直流输出电压Vo的负端以及NPN型BJT管Q1的发射极相连,直流电压源Vi的正端与电感L的一端相连,电感L的另一端与NPN型BJT管Q1的集电极以及二极管D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的阴极与输出电压Vo的正端相连。
图1所示的BJT型自激式Boost变换器还包括主开关管Q1的驱动单元,所述主开关管Q1的驱动单元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和NPN型BJT管Q2组成,所述NPN型BJT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NPN型BJT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相连,NPN型BJT管Q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接于直流电压源Vi的正端,电阻R2和电容C1组成并联支路,所述并联支路的一端与NPN型BJT管Q1的集电极相连,所述并联支路的另一端与NPN型BJT管Q2的基极以及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NPN型BJT管Q2的发射极以及直流电压源Vi的负端相连。图1所示的BJT型自激式Boost变换器还包括电压反馈支路,所述电压反馈支路由电阻R4、稳压管Z1和NPN型BJT管Q3组成,所述稳压管Z1的阴极与输出电压Vo的正端相连,稳压管Z1的阳极与电阻R4的一端以及NPN型BJT管Q3的基极相连,NPN型BJT管Q3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与NPN型BJT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接于直流电压源Vi的负端。该电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驱动电阻R1、NPN型BJT管Q2、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1组成的主开关管Q1的驱动单元,当主开关管Q1关断时仍有较大电流流过驱动电阻R1,导致Q1的驱动损耗较大,从而影响电路的效率,尤其是电路的轻载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BJT型自激式Boost变换器主开关管驱动损耗较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开关管驱动损耗小的BJT型自激式Boost变换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开关管驱动损耗小的BJT型自激式Boost变换器包括由输入电容Ci、电感L、NPN型BJT管Q1、二极管D和电容Co组成的Boost变换器的主回路,输入电容Ci与直流电压源Vi并联,输出电容Co两端电压为直流输出电压Vo,负载Ro与输出电容Co并联,直流电压源Vi的负端与直流输出电压Vo的负端以及NPN型BJT管Q1的发射极相连,直流电压源Vi的正端与电感L的一端相连,电感L的另一端与NPN型BJT管Q1的集电极以及二极管D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的阴极与输出电压Vo的正端相连;所述主开关管驱动损耗小的BJT型自激式Boost变换器还包括主开关管Q1的驱动单元,所述主开关管Q1的驱动单元由电阻R1、电阻R2、稳压管Z1和PNP型BJT管Q2组成,所述PNP型BJT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感L的一端以及直流电压源Vi的正端相连,PNP型BJT管Q2的基极与稳压管Z1的阳极以及电阻R2的一端相连,稳压管Z1的阴极与电感L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D的阳极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源Vi的负端相连,PNP型BJT管Q2的集电极与NPN型BJT管Q1的基极相连。为提高电路的动态性能,可在直流电压源Vi的正端和PNP型BJT管Q2的基极之间并联电容C1。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主开关管驱动损耗小的BJT型自激式Boost变换器还包括电压反馈支路,所述电压反馈支路由电阻R3、电阻R4和NPN型BJT管Q3组成,所述NPN型BJT管Q3的集电极与PNP型BJT管Q2的集电极以及NPN型BJT管Q1的基极相连,NPN型BJT管Q3的发射极与直流电压源Vi的负端相连,NPN型BJT管Q3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的阴极以及直流输出电压Vo的正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出电压Vo的负端相连。为提高电路的动态性能,电阻R3两端可并联电容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4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防止滴料的塑料挤出机
- 下一篇:一种酚醛泡沫的发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