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志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4240.6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9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云;晁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赵建刚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志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志基础。
背景技术
目前,标志基础多为混凝土扩大基础,基于抗倾覆性和抗滑移性的需要,一般需要开挖较大的土方量来浇注混凝土基础,部分较大标志甚至需要开挖宽度为2米以上、长度为3米以上和深度为2米以上的基坑。
但是,该种混凝土扩大基础存在以下缺陷:(一)由于城市道路及公路用地有限,并且地下管线较密,因此,该种扩大基础存在施工困难的问题,由此导致部分标志需要移位施工,对交通安全有序运行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二)由于混凝土基础需要的养生期较长,并且养生期间对温湿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对于部分急需设置的标志基础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三)混凝土扩大基础需要露出地表,因此,公路侧外露的混凝土基础成为行车的障碍物,是行车的一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志基础,具有开挖面积小、深度浅、施工简便、施工周期短和不需要突出路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志基础,包括:下法兰盘、上法兰盘和两个以上支撑部件;所述下法兰盘和所述上法兰盘同轴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上法兰盘的直径小于所述下法兰盘的直径,在未与所述上法兰盘接触的所述下法兰盘的表面开设两个以上通孔,所述支撑部件穿过所述通孔,并且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通孔的接触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盘与标志立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法兰盘和所述上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为钢管。
优选的,所述钢管与所述通孔的接触面通过焊接方式密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管的数量为4个,在未与所述上法兰盘接触的所述下法兰盘的表面开设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4个,并且,4个所述通孔均匀安装在所述下法兰盘的表面。
优选的,还包括:下加强肋;所述下加强肋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钢管固定连接,所述下加强肋的底边与所述下法兰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管直径140mm~800mm,厚度≥4mm。
优选的,所述钢管总长度为1700mm~6500mm;其中,在所述下法兰盘的上方的长度为200mm~500mm,在所述下法兰盘的下方的长度为1500mm~6000mm。
优选的,还包括:上加强肋;所述上加强肋的一侧与标志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肋的另一侧与所述上法兰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法兰盘为长方形,所述下法兰盘长≥800mm,所述下法兰盘宽≥800mm,所述下法兰盘高≥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志基础具有施工时间短、、场地适应性强和气候适应性强的优点,从而能够及时准确的安装交通标志,对交通安全有序运行起到了很好的诱导作用;又由于不存在外露的混凝土基础,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志基础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沿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法兰盘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法兰盘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法兰盘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法兰盘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加强肋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加强肋左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加强肋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加强肋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加强肋左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加强肋俯视图。
其中,1、钢管;2、下法兰盘;3、下加强肋;4、上法兰盘;5、上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志基础,包括:下法兰盘、上法兰盘和两个以上支撑部件;所述下法兰盘和所述上法兰盘同轴固定连接,并且,如图4-7所示,所述上法兰盘的直径小于所述下法兰盘的直径,在未与所述上法兰盘接触的所述下法兰盘的表面开设两个以上通孔,所述支撑部件穿过所述通孔,并且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通孔的接触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盘与标志立柱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下法兰盘和所述上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4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