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置减振柱的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4480.6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3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丁思博;丁思恩;郑荣大;黄雪琼;郑艺文;余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减振柱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减振柱的鞋底。
背景技术
鞋是人类步行或劳作时保护脚和便于使脚与地面之间保持足够摩擦力的用具,鞋底是鞋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部件,承担着人体及负重的全部载荷。为了在鞋的穿着者步行或劳作时对脚实行完善的保护并尽量减小脚的局部承受的最大压力,鞋底需要尽量减小脚部承受的冲击载荷的极值和振动,以防止人体受到损伤,为此目的,越来越多的鞋底内部设置了弹性材料制成的减振结构层,但是使用结果证明,这类弹性材料制成的减振结构层,减小脚部承受的冲击载荷的极值和振动的效果有限,不能有效地防止人体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进一步减小脚部承受的冲击载荷的极值,提高鞋底的减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置减振柱的鞋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包括设置在鞋底下表面接触地面的大底和设置在鞋底上表面的内底,在大底和内底之间的脚跟至后脚掌或脚跟至腰窝部位设置减振中底,减振中底的下表面与大底贴合固定连接,减振中底的上表面自后至前向前下方倾斜,并在减振中底的前端与减振中底的下表面相交,减振中底除下表面的表层外,其余部分由前后纵向的1个沟槽以及左右横向的多个沟槽分割为多个与表层连体的柱状的减振柱,减振柱分2列在减振中底的左右两侧间隔分布,减振中底的上表面与内底贴合固定连接。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减振柱的断面形状为矩形、五边形或六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边或不等边。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减振柱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减振柱上下两端的断面结构的边长或直径大于减振柱中间部位的断面结构的边长或直径,减振柱不同部位的断面结构的边长或直径平滑连续变化。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减振柱中间部位的断面结构的边长或直径,不小于减振柱上下两端的断面结构的边长或直径的70%。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减振柱的轴线向上前方倾斜设置。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减振中底的上表面与内底贴合固定连接的总面积,不小于减振中底对大底投影面积的50%;减振中底下表面的表层的厚度不小于2毫米。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部分或全部减振柱的上表面,和/或减振中底的下表面与部分或全部减振柱的下端相贴合的表面,设置向减振柱内部深入的锥形凹坑,锥形凹坑的尖端朝向减振柱的内部,减振柱上端的锥形凹坑与减振柱下端的锥形凹坑不贯通。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内底设置在减振中底的上表面,或从减振中底的上表面延至大底的前脚掌的上表面,内底与减振中底或和大底固定连接。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减振中底的材料是TPR或TPU,大底的材料是高弹橡胶,内底的材料是TPU。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柱的鞋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包括设置在鞋底下表面接触地面的大底和设置在鞋底上表面的内底,在大底和内底之间的脚跟至后脚掌或脚跟至腰窝部位设置减振中底,减振中底的下表面与大底贴合固定连接,减振中底的上表面自后至前向前下方倾斜,并在减振中底的前端与减振中底的下表面相交,减振中底除下表面的表层外,其余部分由前后纵向的1个沟槽以及左右横向的多个沟槽分割为多个与表层连体的柱状的减振柱,减振柱分2列在减振中底的左右两侧间隔分布,减振中底的上表面与内底贴合固定连接。减振中底除下表面的表层外其余部分由纵横沟槽分割为分2列分布的多个减振柱,减振中底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内底及大底贴合固定连接,在脚掌与地面接触而受到冲击时,各减振柱会产生弯曲、扭转变形而大量消耗冲击产生的能量,从而产生有效的减振作用,减振中底下表面的表层不被沟槽分割,可以使各减振柱连接在一起,便于减振中底的加工及鞋底的组装。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减振柱的断面形状为矩形、五边形或六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边或不等边,可以使减振柱的断面形状具有多种可选择的类型,产生各种不同的减振效果。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减振柱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可以使减振柱的断面形状具有多种可选择的类型,产生各种不同的减振效果,并使减振柱的表面光整圆滑,提高减振柱的耐久性。
设置减振柱的鞋底,减振柱上下两端的断面结构的边长或直径大于减振柱中间部位的断面结构的边长或直径,可以使减振柱具有更大的弯曲变形量和扭转变形量,产生更好的减振效果。减振柱不同部位的断面结构的边长或直径平滑连续变化,可以保证减振柱各部位的强度和刚度不存在突变,使减振柱具有良好的弯曲和扭转特性,改善减振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未经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4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