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刺机的导柱密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4541.9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成;郑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1/02 | 分类号: | F16N31/02;D04H18/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导柱 密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刺机的导柱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如针刺机的制造厂商和使用针刺机加工无纺织产品的厂商所知之理,针刺机的针床是与导柱连接的,即与导柱的下端连接,而导柱的上端与位于主轴箱体内的并且通过偏心轮(也称偏心凸轮)设置于主轴上的连杆连接,在主轴的运动下带动连杆运动,每当连杆上下往复运动一次(一个行程),则导柱在导套中上下滑动一次(导套设置在主轴箱体下部窄缩成管状体或称筒形体的导柱座的座腔内)。由于导柱与导套之间存在反复摩擦,因此导柱和导套很快出现擦痕、擦刺(摩擦产生的毛刺)和擦丝等现象,当产生有擦痕、擦刺和擦丝的导柱与密封圈接触(密封圈与导柱密封配合)时,会轻而易举地损及密封圈,从而失去密封效果而造成主轴箱体内的润滑油渗漏,并且渗漏出的润滑油会沿着导柱淌及针床,进而自针床淌及固定于针床上的针板,最终淌及于位于针板下方的无纺织产品如无纺布、无纺织毡或毯上,从而对产品产生污染,影响无纺织产品的质量。
在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494547C(针刺机的导柱密封机构)的专利方案推出以前,无纺织产品生产厂习惯采用以下两种消极而非积极的方式处置:其一,当渗透漏表现为轻微程度时,以权宜之计的方式将吸油性较为理想的材料如无纺棉或纤维绑扎在位于密封圈下方的用于对密封圈限定的密封盖处,待无纺棉趋于浸润时即趋于吸足油液后更换。显然,该法不仅原始,而且给操作者带来额外的麻烦。尤其是一旦疏于及时更换,则故态复萌;其二,当渗漏程度严重时,只能对密封圈更换,而更换密封圈的工作极其麻烦,例如需对导柱装拆,造成停机时间冗长,影响生产进度。
前述的CN100494547C(由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申请)将密封圈与用于供导柱滑动的导套之间保留距离,藉由该距离而得以避开导柱与导套相互摩擦的摩擦段与密封圈产生摩擦,从而体现了说明书第3页第11-13行(技术效果栏)所述的技术效果。但是经实践证明依然存在缺憾,具体是:首先,由于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客观上并不是万无一失和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并且加上自身的老化(密封圈普遍使用橡胶材料)、被油液的腐蚀和热胀冷缩等因素而出现渗漏,因而出自主轴箱体内的油液(润滑油)依然会渗出密封圈沥及于针床,仅仅是程度相对轻微而已;其次,在针刺机工作过程中,由于密封圈是处于静态的,而导柱则是动态的,因此动态的导柱与静态的密封圈之间存在摩擦,日积月累也会导致密封圈损坏(尽管避免了导柱与导套的摩擦段同密封圈的摩擦);还有,尽管更换密封圈的周期得到了极致的延长,但是在更换密封圈时同样十分麻烦并且造成针刺机停机时间长而影响作业效率的发挥。鉴此,依然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进一步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充分杜绝主轴箱体内的润滑油循着导柱渗及至针床而藉以避免染污无纺织产品、有利于摒弃密封圈而藉以避免因更换密封圈时造成停机时间冗长并影响针刺机工作效率的发挥的针刺机的导柱密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针刺机的导柱密封机构,所述的针刺机包括下部窄缩成有一筒状体构造的导柱座并且在导柱座内设有导套的主轴箱体、设在主轴箱体内的连杆和上端伸展到主轴箱体内与所述连杆连接而下端与所述导套滑动配合的并且伸展到所述导柱座外的导柱,所述的导柱密封机构包括一随所述导柱运动的引油帽,该引油帽套置在导柱伸展到所述导柱座外的所述下端;一用于收集自所述引油帽上淌落的油液的并且构成有一导柱让位腔的集油杯,该集油杯的上端与所述导柱座固定,而集油杯的下端以悬臂状态对应于所述集油帽的下方,所述的导柱对应于所述的导柱让位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引油帽在所述导柱的下端的套置位置处于导柱3向上运动时的运动行程范围之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引流帽包括帽套、帽壁和帽沿,帽套、帽壁和帽沿三者构成为一体结构,其中:帽套套置于所述的导柱上,帽壁构成于帽套的下部,而帽沿构成于帽壁的下部,并且与所述的集油杯的所述下端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帽壁是朝着所述的集油杯的方向倾斜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导柱座上构成有集油杯固定座,所述的集油杯的所述上端与集油杯固定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4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抗器用磁芯
- 下一篇:一种结晶器振动同步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