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层排水管根部防渗漏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5087.9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1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薛语暄;朱小欧;杜运;邓伟;曹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0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层 排水管 根部 渗漏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场排水管道与土建结构的异质部位
细部处理,特别是一种楼层排水管根部防渗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居民对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室内环境防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异质部位节点的防水处理一直是困扰施工界的一个难题,同时又由于施工操作的不规范,形成一种在行业内长期存在的被称为“质量通病”质量缺陷,其中之一便是排水管道与混凝土现浇楼板结合根部渗漏水问题:渗水沿着导体(通常是排水管本身)由高楼层渗到低楼层室内,不仅污染室内环境而且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楼层板与PVC管的结合处剔毛润湿后,支模,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膨胀混凝土灌注,然后再用防水涂料对根部进行处理。但由于接合部位的异质性及防水材料的耐久性、施工时的工人技术水平的差异等原因,此方法处理往往达不到期望的效果,且具有反复性的特点,极大的影响了住户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考虑到混凝土楼层板与排水管材料间的异质性、施工因素及可能在使用期间产生并存在微缝隙,而造成渗漏的管配件防渗漏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防止楼层排水管根部渗漏。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一种楼层排水管根部防渗漏处理装置,由防水套环、微渗漏水接收装置、微渗漏排水孔、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楼层板后开孔或预留孔上安装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在与楼层板后开孔或预留孔配合的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的圆周上有防水套环并伸入楼层板内,在楼层板下面的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的圆周上有微渗漏水接收装置,在微渗漏水接收装置内的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上有微渗漏排水孔,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的上下端与排水管的接头搭接,在搭接位置涂刷胶水,使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与上下排水管稳定连接。
防水套环和微渗漏水接收装置与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连为一体,微渗漏水接收装置成上大下小的锥筒形,锥筒的下端与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连为一体,上部分离,中间形成圆环形空腔,空腔的底部有与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内孔连通的4个或多个微渗漏排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防、排相结合的理论变为实践,即按规范要求进行防渗节点的施工,又对可能的质量施工缺陷采取保护性措施,起到无论任何原因造成的微渗漏水,均能按本发明的设计构想起到防或引的防水措施,保证防水处理效果,保证室内居住环境。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 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2的C-C 剖视图。
图中1、防水套环, 2 、微渗漏水接收装置,3、微渗漏排水孔,4、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5、排水管,6、楼层板。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楼层排水管根部防渗漏处理装置,由防水套环、微渗漏水接收装置、微渗漏排水孔、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楼层板6后开孔或预留孔上安装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4,在与楼层板后开孔或预留孔配合的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4的圆周上有防水套环1并伸入楼层板6内,在楼层板6下面的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4的圆周上有微渗漏水接收装置2,在微渗漏水接收装置2内的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4上有微渗漏排水孔3,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4的上下端与排水管5的接头搭接,在搭接位置涂刷胶水,使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4与上下排水管5稳定连接。
防水套环1和微渗漏水接收装置2与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4连为一体,微渗漏水接收装置2成上大下小的锥筒形,锥筒的下端与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4连为一体,上部分离,中间形成圆环形空腔,空腔的底部有与竖向排水搭接管配件4内孔连通的4个或多个微渗漏排水孔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5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轮系移动机器人转向同步系统
- 下一篇:一种换轨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