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氧化工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5140.5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4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金彪;金敦;范大龙;李海波;王蓉;刘东旭;张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氧化 工艺 尾气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氧化工艺尾气回收利用系统及其回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行业中,臭氧氧化工艺因其处理成本较高,较多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市政污水处理应用较少,但随着国家对水域生态保护的日益重视,各地污水处理后水质标准日益提高,臭氧氧化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的应用也逐步增多。在市政污水处理中,常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脱色、去除CODcr(尤其是可溶性不可降解CODcr,亦称nbsCODcr)、消毒等。大多数情况下,经臭氧氧化后产生的尾气——氧气都白白排出,按臭氧浓度10wt%计,用于制备臭氧的90%氧气最终将浪费,如果能对这部分氧气予以利用,将极大降低臭氧氧化工艺的处理成本,充分发挥臭氧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行业的作用,提升该工艺的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是提供一种臭氧氧化工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将臭氧氧化后产生的尾气——氧气,予以回收利用,用于生物反应池的供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臭氧氧化工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与臭氧接触池连接的尾气收集单元,该尾气收集单元与增压单元连接,增压单元通过输送单元与生物反应池连接。其中尾气收集单元包括设在臭氧接触池的臭氧接触室的出口的臭氧收集管道,该臭氧收集管道与尾气破坏器的输入端连接,尾气破坏器的输出端通过氧气收集管道与增压单元连接。增压单元包括与氧气收集管道连接的增压设备,该增压设备输出端设置有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臭氧氧化后产生的尾气——氧气,予以回收利用,用于生物反应池的供氧,即发挥了臭氧氧化工艺的效用,又降低了臭氧氧化工艺的处理成本。本实用新型成果将降低臭氧氧化工艺的运行成本,提升臭氧氧化工艺在污水处理行业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臭氧发生器9产生的臭氧经臭氧接触池10接触氧化,未溶解的臭氧气体经收集后通过尾气破坏器2将其转化为氧气,氧气再通过增压设备4增压,最后由输送单元6送至生物反应池11。
1. 系统组成
臭氧氧化工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由尾气收集单元、增压单元、输送单元及控制单元组成。
(1) 尾气收集单元
尾气收集单元由臭氧收集管道1、尾气破坏器2、氧气收集管道3三部分组成。首先,将臭氧接触池10接触氧化后未溶解的臭氧气体在每一个臭氧接触室的出口通过臭氧收集管道1收集起来,出口收集管道应确保密闭以防臭外泄,然后通过尾气破坏器所带的风扇将臭氧尾气从接触池中抽出,尾气破坏器采用热触媒式破坏装置,通过尾气除湿、预加热等工序后,进入破坏器反应室反应,随后,尾气破坏排出后的气体——氧气再通过管道收集系统收集后输送至增压单元。所述尾气破坏器采用市售产品,在此不再赘述。
(2) 增压单元
经尾气破坏器2破坏后排出的氧气一般为常压,而生物反应池的增氧设备对进入其设备的氧气有一定的压力要求,因此氧气收集后需设置增压设备4以满足生物反应池增氧设备进气压力的要求。视设备进气要求压力的大小,增压设备4可采用引风机、氧压机等多种机械增压的形式,引风机可给尾气提供≤1.5m水柱的压力,若需提供更大的压力,可采用氧压机等增压设备。增压设备数量根据工艺要求配置,按照设计要求,通过多台、大小规格、变频等设备配置,实现供氧量变化的调整。所述增压设备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增压设备4后需设置安全阀5,用于平衡臭氧接触池的压力、排放多余氧气。当臭氧尾气回用系统压力大于最大安全设定值时,设置在臭氧尾气破坏单元排放管上的安全阀自动打开,直到臭氧尾气回用系统压力等于安全设定值,安全阀自动关闭;当尾气回用系统压力小于最小安全设定值时,增压设备自动停止工作,直到尾气回用系统压力等于安全设定值,增压设备再自动开始工作。
(3) 输送单元
输送单元6包括输送总管和若干输送干管,其总管及干管管内流速控制在5~15m/s。管道制作及安装有如下要求:
1) 管道采用SS316L不锈钢管,壁厚≥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5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切割装置
- 下一篇:微孔曝气器供气连接管的旋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