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分流井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5144.3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7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通;余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分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及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分流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对雨水的有效利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在降雨初期的一段时间内进入分流井的雨水,水质较差,直接从出水管流出分流井,不进入收集管道,即分流井应当具有雨水的初期弃流功能;
2.在一场降雨中把一定量水质量较优的雨水收集起来,通过收集管道流入储水池,即分流井应当具有雨水的分流功能;
3.水池蓄满后,水位达到一定标高,分流井进入溢流状态,溢流水从出水管排出,即分流井应当具有溢流水的排出功能;
4.出水管应当具有接纳初期雨水和溢流雨水双重功效,且初期雨水的排水对区域的排水管线不应有特殊的技术要求,否则,排水管线的布置成本将会大大提高;
5.应避免因分流井造成的水流改变而需要增设新的雨水检查井,施工成本和难度较高;
6.分流井在降雨过程的工作状况能方便的实现自动转换;
7.在降雨过程中,应当有适当的措施避免下游管道淤泥堵塞。
现有的雨水井并不能充分的满足对上述的各种条件,常采用多座单一功能的井进行组合,造价很高,且常常因为场地的限制而无法设置,从而无法彻底而方便的实现雨水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以达到上述工艺要求的一种多功能分流井,很好地解决了雨水利用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分流井,包括下方密封的井体,由“Y”形排列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分隔井体而成的进水区,集水区和出水区,所述进水区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井壁形成,所述集水区由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井壁形成,所述出水区由第三隔板、第一隔板和井壁形成,对应进水区、集水区和出水区的井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管、集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第二隔板高度低于第一隔板、第三隔板和井壁,所述第一隔板下方与井底接触处开有污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等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高为出水管直径的0.9倍。
进一步地,所述井壁高度高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呈直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管与进水管呈直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口设置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口高为进水管直径的0.1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为进水管直径的0.1倍至0.85倍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有:降雨初期的雨水,可以通过污水口排出,实现了初期弃流功能;初期之后,大量雨水通过集水管流入蓄水池,少量通过污水口排出,实现分流功能;通过污水口排出的水,可以不断冲刷分流井的下游管道,实现清淤的功能;水池蓄满后,从第三隔板溢流出去,从出水管排出,实现溢流水的排出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分流井对区域的排水管没有特殊要求;进、出水管直线设置,避免了因水流方向改变而设置雨水检查井;收集管与进水管呈直角设置,有利于蓄水池与进、出管道的平面布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不同高度的设置,可以实现降雨过程中工作状态的方便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1井壁,2井底,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6进水区,7集水区,8出水区,9进水管,10集水管,11出水管,12污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分流井,包括下方密封的井体,由“Y”形排列的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分隔井体而成的进水区6,集水区7和出水区8,所述进水区6由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和井壁1形成,所述集水区7由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和井壁1形成,所述出水区8由第三隔板5、第一隔板3和井壁1形成,对应进水区6、集水区7和出水区8的井壁1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管9、集水管10和出水管11,所述第二隔板4高度低于第一隔板3、第三隔板5和井壁1,所述第一隔板3下方与井底2接触处开有污水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5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射式彩色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DCT的去噪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