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辐射屏蔽制品机织合金铅纤维丝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5512.4 | 申请日: | 201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5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锦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1/12 | 分类号: | G21F1/12;B32B15/1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辐射 屏蔽 制品 机织 合金 纤维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辐射防护生物屏蔽技术,特别是应用于核辐射生物防护柔性屏蔽制品生产内芯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核电站的外照射线主要为γ射线,其主要来自核反应的裂变产物和被中子活化的管道及阀门,由于管道中活化腐蚀产物的出现,造成管道中放射性微粒的沉积,使控制区很多检修作业场所环境剂量偏高,增加了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一般采用屏蔽来解除。因此,在屏蔽材料选择上力求高效安全、造价便宜且节省空间,通常选择钢、铅、普通混凝土和重混凝土等。钢的强度较好,但价格较高;混凝土比重金属便宜,但密度小,屏蔽层厚度大;铅的优点是密度高、熔点低、耐蚀、对γ射线有良好的吸附性和不易被穿透特性、易于浇注且相对屏蔽层厚度较小,所以,铅是首选的屏蔽材料。
目前,在运行的核电站中,控制区生物屏蔽系统采用的屏蔽制品(铅衣或铅屏)主要是:滚压成型的“无间隙固体金属块状铅板”,这种金属铅板存在铅当量低、适形性能差、产生废料多、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笨重,导致屏蔽作业劳动强度大,工作人员受照射时间长、剂量大;易造成保温层变形、下坠,控制区射线剂量增高,安全系数低,潜在风险大;不适合管道、阀门等特形设备和人员的屏蔽;且不易去污,使用寿命短等弊端。因此,铅板屏蔽制品在屏蔽效果与结构功能上难以兼容,不适应核工业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需要。
研究表明,抗核辐射生物屏蔽制品除要具有较高的屏蔽效果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强韧性、热稳定性等)。据报道,当前,用于抗核辐射生物屏蔽的材料和制品主要有以下四类。一类是以普通工业用铅为主,滚压或浇注成型的无间隙金属块状铅板、铅砖、铅皮混凝土等;第二类是以铅粉为主,橡胶、聚乙烯发泡等作为基料混和复合而成的柔性制品的涂料、胶粘剂等;第三类是以无间隙金属块状铅皮作为内芯,内外层包覆交联发泡材料和合成橡胶锦纶材料制品;第四类是以铅等重金属做成空心微珠等轻质高强材料。实践证明,铅板、铅皮制品尽管抗核辐射效果较佳,但搭建屏蔽系统时使用量大,搭建难度大,工作效率低,产生废料多,潜在风险大;且铅板制品适形性差,不能弯折,不适合管道、阀门等特型设备的屏蔽,操作不慎易掉落伤人或损坏设备。而铅粉与橡胶、聚乙烯发泡材料混和复合而成的制品、涂料和胶粘剂,虽具有一定的柔性,但由于铅粉颗粒易积聚,难以在基料中混和均匀,故屏蔽性能不均匀,且铅当量低、橡胶和聚乙烯等易老化,影响屏蔽效果,给工作人员带来被辐射的危险。铅等重金属做成的空心微珠轻质高强材料,虽抗核辐射性能优,但造价高、成本大,一般用于核能火箭发动机防核辐射外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核辐射屏蔽制品机织合金铅纤维丝芯片。
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两层核辐射屏蔽合金铅纤维机织物层和至少一层尼龙网布层,所述核辐射屏蔽合金铅纤维机织物层和尼龙网布层相互间隔地重叠布置,在相邻的核辐射屏蔽合金铅纤维机织物层间设置粘胶层。
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根据设计的产品核辐射屏蔽当量要求,由多层核辐射屏蔽合金铅纤维机织物在胶的作用下,通过尼龙网布相互粘合,形成的产品均匀性好,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下坠,产品重量轻,方便运输、搬运、存储,更方便制成服装等制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三层核辐射屏蔽合金铅纤维机织物层1和两层尼龙网布层2,各核辐射屏蔽合金铅纤维机织物层1和尼龙网布层2相互间隔地重叠布置,在相邻的核辐射屏蔽合金铅纤维机织物层1间设置粘胶层3。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1、对核辐射r射线屏蔽效果,5mmpb的芯片,在放射源核素:137Cs,活度:3.7×107βq;剂量仪45/p,其刻度因子为0.1-1usv/h环境下检测,环境剂量率≤80usv/h,比传统屏蔽制品屏蔽效果提高42%;
2、铅当量可调范围1-10mmpb;
3、铅当量不均匀性≤平均值的5%;
4、柔软适形,任意形状使用后自然恢复率100%;
5、拉力强度≥700N/cm2;
6、芯片使用寿命≥3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锦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锦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5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绕线机的进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