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进靠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6281.9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2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月起;郑守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乾丰造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26 | 分类号: | B26D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进靠刀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薄卷材分切机,一种机械进靠刀机构。
背景技术
薄卷材分切机在分切作业时,随着卷材规格的变换,必须经常调整上刀片,调整完上刀片后随之调整上、下刀的啮合间隙既进靠刀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分切效果。传统的进靠刀是在进靠刀回转轴的一端轴头设置一方形体或六方形体,采用内方或内六方扳手进行人工调整,既费时又费力,工人劳动强度大,辅助时间长,而且随着分切机的震动,不易保证原始的调整效果,因此对分切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进靠刀的不足之处,因此设计了调整时间短、速度快、安全可靠,减轻劳动强度的一种机械进靠刀机构。
发明内容
机械进靠刀机构,主要由限位凸轮1、蜗轮2、蜗杆3和限位销轴9所构成,在分切机臂板4右方的进靠刀回转轴5上设有蜗轮2,蜗轮2的下方装有蜗杆3,蜗轮2上设有限位销轴9,在蜗轮2右方的进靠刀回转轴5上装有限位凸轮1。蜗杆3的支撑座固定在臂板4上,其左端部设有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调整时间短、速度快、安全可靠,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蜗轮2和蜗杆3的左视示意图。
附图中:1、限位凸轮;2、蜗轮;3、蜗杆;4、臂板;5、进靠刀回转轴;6、上刀片;7、回转支架;8、上刀轴;9、限位销轴;10、定位调整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机械进靠刀机构,实施并不复杂,需要注意的是,蜗轮2和常规的蜗轮略有差异,因为本实用新型的蜗轮2是即要带动进靠刀回转轴5转动还要使回转轴5产生轴向位移,因此,蜗轮2的蜗轮齿需加工成直线型以满足带动回转轴5轴向位移的需要,蜗杆3上设有两个轴承座并用螺栓固定到分切机臂板4的侧壁上,蜗杆3的另一端装有手轮,限位凸轮1实际上就是一个圆轮上设有一个凸起的挡块,限位销轴9是相应的固定到蜗轮2上的。工作时,左旋手轮,蜗杆3带动蜗轮2转动,由蜗轮2通过进靠刀回转轴5及两个回转支架7使上刀轴8摆动120度,上刀片6与下刀分开,此时可以更换或调整上刀片6,同时调整好定位调整螺丝10的位置,调整好后再右旋手轮,当限位销轴9与限位凸轮1上挡块接触时回转支架7恰好与定位调整螺丝10相接触,继续右旋手轮,由蜗轮2上的内螺纹带动进靠刀回转轴5产生轴向位移完成进靠刀动作,使上刀和下刀达到最佳啮合状态以保证分切质量。本实用新型进靠刀时进靠刀回转轴5最大轴向位移量为3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乾丰造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乾丰造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62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模具进行加热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条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