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材料极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6385.X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1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史翔;杜慧玲;杜娴;高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1/47 | 分类号: | H01L4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赵秀斌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材料 极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常温下或高温条件下对压电材料进行极化处理的压电材料极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材料在当今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尤其是近年来,具有环境协调性的无铅及低铅压电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制备好的压电陶瓷不显示宏观压电特性,只有采用适当的极化手段,对压电陶瓷进行充分极化,使材料内各向异性的多畴结构随强电场定向排列,转为单畴结构,从而表现出宏观的压电性能。在极化处理时,将样品的温度加热到居里温度附近再进行极化处理,有利于样品在较低电压下极化。
目前已有的极化装置为适应于大规模的生产要求,功能较单一,且裸露在空气中极化,安全性差,没有集成加热系统,往往使用加热炉作为配套装置,难以适用于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试等场所的要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实现变温、安全、易于操作的极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压电材料极化装置,包括非金属顶盖、金属槽和金属柱,非金属顶盖设于金属槽上方,所述金属槽为下凹柱形槽,金属柱设于非金属顶盖和金属槽之间且设于非金属顶盖上,金属柱和金属槽分别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和负极,金属槽下方还设有加热芯片,加热芯片连接一温度控制器。由此,可通过加热芯片达到控制该压电材料极化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温度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热电偶,热电偶设于金属槽内,与温度控制器连接。由此,可通过热电偶随时监测金属槽内的工作环境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金属顶盖中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向下而设,金属柱设于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开口。由此,第一凹槽可为金属柱提供可活动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柱为T型,金属柱上端外径第一凹槽的内壁间的宽度、且大于第一凹槽开口的宽度,金属柱下端外径小于第一凹槽开口的宽度。由此,金属柱的设置可使金属柱在第一凹槽内活动而不掉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金属顶盖和金属柱之间设有弹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柱长度大于金属槽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槽和加热芯片下方还设有非金属底座。由此,可避免操作员在该压电材料极化装置工作中,因直接触碰金属槽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金属顶盖、第一凹槽、金属柱、金属槽、加热芯片和非金属底座均设于一可封闭的方体盒内,方体盒包括盒体和盒盖,非金属底座与盒体底部固定连接,非金属顶盖和盒盖固定连接,盒盖一侧设有一倒U型卡扣,盒体外侧设有与倒U型卡扣卡合的凸棱。方体盒的设置,可使被极化物极化时温度更为均匀,大大避免外界环境对极化过程的影响,且较好地保护操作人员免受高压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压电材料极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压电材料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该压电材料极化装置,包括非金属顶盖、金属槽和金属柱,本实施例中的非金属顶盖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作,由此,为聚四氟乙烯顶盖1。金属槽和金属柱均采用金属铜制作,由此,为铜槽2和铜柱3。聚四氟乙烯顶盖1设于铜槽2上方,铜槽2为下凹柱形槽,铜柱3设于聚四氟乙烯顶盖1和铜槽2之间且设于聚四氟乙烯顶盖1上,铜柱3和铜槽2分别连接高压电源4的正极和负极,铜槽2下方还设有加热芯片5,所述加热芯片5连接温度控制器6。由此,可通过加热芯片5达到控制该压电材料极化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温度的目的。为了进一步确保工作过程中的温度,还包括热电偶7,热电偶7设于铜槽2内,与温度控制器6连接。
聚四氟乙烯顶盖1中部设有第一凹槽8,第一凹槽8向下而设,铜柱3设于第一凹槽8内,第一凹槽8包括第一凹槽开口81。由此,第一凹槽8可为铜柱3提供可活动空间。铜柱3为T型,铜柱3上端外径第一凹槽的内壁间的宽度、且大于第一凹槽开口的宽度,铜柱3下端外径小于第一凹槽开口的宽度。由此,铜柱3可在第一凹槽7内活动而不掉落。聚四氟乙烯顶盖1和铜柱3之间设有弹簧11。铜槽2和加热芯片5下方还设有非金属底座,本实施例中的非金属底座为聚四氟乙烯材质制作,由此,为聚四氟乙烯底座9。由此,可避免操作员在该压电材料极化装置工作中,因直接触该装置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6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盘
- 下一篇:一种有效防止薄膜电容器极壳之间发生电击穿的绝缘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