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型电缆隧道自撑式组合支架紧凑型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6886.8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6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久;刘水明;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8 | 分类号: | H02G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电缆 隧道 组合 支架 紧凑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电缆工程电力器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截面高强铝合金的可调型电缆隧道自撑式组合支架紧凑型线夹。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随着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景观需要,针对架空线路进行技术改造,采用一项新型智能电缆隧道技术,将架空线路转变为地下电缆隧道运行。为配合智能电缆隧道电缆的敷设,设计一种符合其特殊条件的地下隧道电缆安装、固定的配套金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电缆敷设、安装、固定的可调型电缆隧道自撑式组合支架紧凑型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两个线夹主体A、两个线夹盖板A、一个线夹主体B、一个线夹盖板B及螺栓配件,所述的线夹主体A、线夹主体B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电缆层架上,且线夹主体A与线夹主体B之间相互紧密靠在一起,线夹主体B位于两个线夹主体A间;该线夹主体A、线夹主体B和线夹盖板A、线夹盖板B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电缆呈一字水平紧凑排列固定在线夹上,其周边均采用大圆弧交接过渡圆滑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线夹主体A、线夹主体B和线夹盖板A、线夹盖板B内设置一大圆弧半径槽,其大小与所配套的电缆外径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的线夹主体A、线夹主体B和线夹盖板A、线夹盖板B材质均采用高强度ZL111铝合金,并添加锶、硅、锰、镁及稀土微量元素作为原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大截面高强铝合金可调型电缆隧道自撑式组合支架紧凑型线夹适用于地下隧道电缆工程使用,有效布置电缆回路,满足其各项使用要求,通过结构的优化与创新设计,结合材料配方的改进,使之达到具有外形美观、重量轻、安装方便,同时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节省空间、可调节、便于维修人员检修和设备通行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线夹主体B,2、线夹主体A,3、线夹盖板A,4、线夹盖板B,5、大圆弧半径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线夹主体A2、两个线夹盖板A3、一个线夹主体B1、一个线夹盖板B4及螺栓配件,所述的线夹主体A2、线夹主体B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电缆层架上,且线夹主体A2与线夹主体B1之间相互紧密靠在一起,是为了能留出足够的空间通道,以便维修人员检修与设备安全通行,线夹主体B1位于两个线夹主体A2间;该线夹主体A2、线夹主体B1和线夹盖板A3、线夹盖板B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电缆呈一字水平紧凑排列固定在线夹上,其周边均采用大圆弧交接过渡圆滑连接,有效避免由于尖角或直边对电缆表面的损伤。
所述的线夹主体A2、线夹主体B1和线夹盖板A3、线夹盖板B4内设置一大圆弧半径槽5,其大小与所配套的电缆外径一致,线槽内表面光洁度与电缆表面相一致,确保良好的保护性能。
所述的线夹主体A2、线夹主体B1和线夹盖板A3、线夹盖板B4材质均采用高强度ZL111铝合金为原料,添加锶、硅、锰、镁及稀土等微量元素在一定高温条件下熔融,采用重力浇注工艺成型,经固熔、时效热处理,表面再经抛光、喷丸和化学钝化等处理,达到产品的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
本实用新型的大截面高强铝合金可调型电缆隧道自撑式组合支架紧凑型线夹适用于地下隧道电缆敷设,呈一字水平排列固定支撑3根大截面电缆。安装时,先将线夹主体A2与线夹主体B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电缆层架上,然后将一根电缆放置在线夹主体的大圆弧半径槽5上,然后将线夹盖板A3通过螺栓连接与线夹主体A2固定在一起,然后将一根电缆放进线夹主体B1的大圆弧半径槽5上,再将一个线夹盖板B4通过螺栓连接与线夹主体B1固定在一起,然后将一根电缆放进另一线夹主体A2的大圆弧半径槽5上,然后另一线夹盖板A3用螺栓连接固定的方式将电缆固定在线夹主体A2上。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68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面柱面连体嵌套内旋门采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造云剂的配方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