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后置客车的散热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7204.5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蔡斌;宁江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2 | 分类号: | F01P5/02;F01P1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郭晓东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后置 客车 散热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后置客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尤其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散热器的滤清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中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通常包括中冷器(用于冷却发动机进气)和散热器(用于冷却水),护风罩和冷却风扇安装在中冷器或散热器上。冷却风扇对中冷器和散热器吹(或吸)入空气,中冷器和散热器的散热片将发动机进气和冷却水中的热量带走,使发动机冷却水和发动机进气温度降低,符合设计要求。
传统的中冷器与散热器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螺栓1、散热器2、中冷器3、水箱支架4、螺栓5、软垫6、安装支架8、螺母9、密封条10和车架7等零部件。其中,安装支架8焊接在车架7上,散热器2两端通过水箱支架4、螺栓5、软垫6、螺母9与安装支架8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固定安装在车架7上。中冷器3通过多个安装螺栓1安装在散热器2上,散热器2和中冷器3四周使用密封条10密封。因发动机仓空间有限,而散热器2、中冷器3的重量和体积又都较大,所以中冷器3的安装和拆卸作业都十分不便,通常只好先将散热器2和中冷器3合装为一体后再一并安装在车架7上。另外,还需要在中冷器3和散热器2的一侧安装冷却风扇(图中未示出),冷却风扇通过叶片的转动,吸入(或吹出)空气,空气依次通过中冷器3、散热器2和冷却风扇的护风罩从车辆的后部流出。
散热器2和中冷器3的散热片结构不同,当它们安装为一体时,散热器2和中冷器3的散热片相互交叉,随空气带入的杂物极易集结在中冷器3和散热器2之间,使空气通过面积持续减小,从而导致散热器2和中冷器3的散热效率下降,严重影响发动机性能。目前要清除这些杂物,通常只能将中冷器3从散热器2上拆开,清理完杂物后,再将中冷器3重新安装复原。由于发动机后置结构中发动机仓空间较小,散热器2和中冷器3的安装空间较小,单独拆卸和安装中冷器3都十分不便,特别是在北方杨树扬花时节,需要经常拆卸中冷器3清理杂物,工作量非常大,严重浪费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在不拆卸中冷器的前提下,可方便的收集并清理中冷器和散热器之间的杂物,提高中冷器和散热器的冷却效率的发动机后置客车的散热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后置客车的散热器装置,包括冷却风扇、冷却发动机进气的中冷器与冷却水的散热器,所述中冷器与所述散热器前后靠装在一起,所述冷却风扇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一侧,还包括一滤网结构,所述滤网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中冷器与所述散热器之间。
进一步,所述滤网结构包括滤清部分与密封部分,所述密封部分位于所述滤清部分一侧边缘。
进一步,所述密封部分横截面为楔形,并与散热器和中冷器之间的空隙等高。
进一步,所述滤清部分由细滤网组成。
进一步,所述密封部分由橡塑材料组成。
进一步,还包括一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出风口的一侧,所述风速传感器通讯连接一用于报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中冷器与散热器之间安装滤网结构,使得空气中的杂物在通过中冷器与散热器时,挂留在该滤网结构上,在杂物堆积到影响中冷器与散热器散热效率需要清除时,只需方便地更换滤网结构即可,无需拆卸中冷器与散热器,十分方便快捷,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会增加制作与运行成本,非常便于推广使用,有很强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目前发动机后置客车的散热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后置客车的散热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后置客车的散热器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后置客车的散热器装置中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7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板式圆弧抽芯机构
- 下一篇:自锁结构、前模抽芯模具及前模抽芯模具的自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