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平面触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7251.X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4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倪素珍;黄万敏;何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锐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平面 触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的触点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通用接触器的触点结构解决方案较烦锁,触点的安装多采用钎焊的方式,钎焊后触点与簧片均由于高温氧化变色,必须采取酸洗处理,工艺过程十分复杂,且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高温会导致触点脱落,造成安全隐患。
触点钎焊后上表面呈圆弧度,当触点有两对或者两对以上时,由于触点钎焊后弧度无法控制,造成各个触点的凸起高度差距较大,从而各对触点不能同时接触,接触后受力不均匀,且接触处是一个点,应力比较集中,降低了触点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接触器的触点结构加工和受力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的触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平面触点结构,包括基座(3)、静簧座(2)、接触桥(1)和传动杆(4),其特征在于:传动杆(4)穿过基座(3)中央的通孔,两块静弹簧座(2)安装在通孔的两侧,接触桥(1)中央有通孔,套在传动杆(4)的上部,传动杆(4)的上端安装垫片(5),垫片(5)通过弹簧(6)和接触桥(1)连接。
左边静簧座(2)呈“L”型,其右下部分有凸起的触点平面;右边的静簧座(2)呈“7”型;其左上部分有凸起的触点平面;接触桥(1)两端有向下凸起的触点平面,在水平面上投影分别和两个静簧座(2)的触点平面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接触桥及静簧座均为平面接触,接触后两边受力均匀,没有应力集中的现象,实用寿命高,接触可靠,工作中产生的电弧小。
2、本实用新型中接触桥及静簧座是由自身复合贵金属层的铜基带料经模具一次冲压成型,充分考虑了带料冲压成形的排列,将贵金属层冲压出凸起的触点平面,免去了触点的钎焊工序及酸洗工序。由于的复合方式为机械复合,结构强度、导热性、导电性都有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将静簧座2装入基座3,并用螺钉锁紧,再将传动部分4装入基座3;接触桥1通过弹簧6连接垫片5,3者套在传动部分4的上部,并用标准件将垫片5锁紧在传动部分4上端,如图2,左边静簧座2呈“L”型,其右下部分有凸起的触点平面;右边的静簧座2呈“7”型;其左上部分有凸起的触点平面;接触桥1两端有向下凸起的触点平面,在水平面上投影分别和两个静簧座2的触点平面重合。
接触桥1及静簧座2是由自身复合银材料层的铜基带料经模具一次冲压成型。
接触桥1的上下运动即可实现回路的开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锐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锐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72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向机构的皮带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剪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