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脱液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8065.8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科;李廷均;肖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聚创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脱硫 装置 | ||
1.一种天然气脱液脱硫装置,包括气液分离罐(1),在所述气液分离罐(1)内设置有气液分离器(2),所述气液分离器(2)将所述气液分离罐(1)的内部空间分为集气室和集液室,所述集气室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上部,所述集液室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下部;
在所述气液分离罐(1)上设置有第一天然气进口(6),所述第一天然气进口(6)与所述气液分离器(2)连通;在所述气液分离罐(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天然气出口(7),在所述气液分离罐(1)的底部设置有液体出口;
还包括脱硫设备,所述脱硫设备的气体进口与所述第一天然气出口(7)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液室内设置有集液板(4),所述集液板(4)将所述集液室分为上部集液腔和下部排液腔;
在所述集液腔内设置有倒置U型管(3),所述倒置U型管(3)的一端置于集液板(4)的上方,且位于集液腔内液面的下方,另一端贯穿所述集液板(4)延伸至所述排液腔内;
所述倒置U型管(3)顶端还设置有与U型管内部连通的垂直管线(16),所述垂直管线(16)的顶端位于所述集液腔内液面的上方;
在所述气液分离罐(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液腔连通的脱硫天然气进口(10),所述脱硫天然气进口(10)与所述脱硫设备的气体出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然气脱液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为旋流子气液分离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天然气脱液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聚结罐(18),所述气液分离罐(1)的第一天然气出口(7)与聚结罐(18)侧壁上设置的第二天然气进口(19)相连接,所述第二天然气进口(19)与所述聚结罐(18)内设置的聚结内芯(20)相连通;在所述聚结罐(18)侧壁或顶部设置有第二天然气出口(21),所述第二天然气出口(21)与所述脱硫设备的气体进口相连接;所述聚结罐(18)底部设置液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天然气脱液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结罐(18)内部,位于所述聚结罐(18)的下部设置有集液板(4),所述集液板(4)将所述聚结罐(18)下部的集液空间分成上部集液腔和下部排液腔;在所述集液腔内设置有倒置U型管(3),所述倒置U型管(3)的一端置于集液板(4)的上方,且位于集液腔内液面的下方,另一端贯穿所述集液板(4)延伸至所述排液腔内;所述倒置U型管(3)顶端还设置有与U型管内部连通的垂直管线(16),所述垂直管线(16)的顶端位于所述集液腔内液面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天然气脱液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U型管(3)的管内径为1~6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天然气脱液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U型管(3)的管内径为1.5~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天然气脱液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U型管(3)延伸至所述排液腔内的一端设置有疏水器(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板(4)倾斜设置,倾斜角度a为10~1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8所述天然气脱液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集液腔和所述排液腔的连通管路(11),在所述连通管路(1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连通管路(11)启闭的阀门;所述集液板(4)上方设置有用于排出集液板上固体杂质的排渣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天然气脱液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结罐(18)和所述脱硫设备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罐(23),所述聚结罐(18)的第二天然气出口(21)与缓冲罐(23)上设置的天然气进口相连接,所述缓冲罐(23)的天然气出口与所述脱硫设备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聚创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聚创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80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小车控制系统
- 下一篇:基于自旋重取向的高灵敏度薄膜微型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