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吸附式气体分离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8240.3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波;颜庭勇;尹泉生;刘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波;苏州市创新净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144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吸附 气体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吸附式气体分离塔。
背景技术
气体的吸附分离常采用填料塔,即在塔体内填充能够吸附气体中杂质成分的填料,气体在经过这些填料时气体中的杂质成分被吸附掉而使得气体纯化。现有技术中,变压吸附式气体分离塔为立式结构,而随着各行业对气体纯度的要求的提高,塔体的体积也越来越大,这导致塔体的占用空间大,运输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变压吸附式气体分离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压吸附式气体分离塔,包括具有封闭内腔的中空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腔中固定地连接设置中空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上端部具有连通所述内筒体内腔与所述外筒体内腔的开口,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还固定地连接设置有与所述内筒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部与所述内筒体相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部穿出所述外筒体的底端部,所述内筒体的内腔底部固定地连接设置有第一气流分布器,所述外筒体的内腔底部固定地连接设置有第二气流分布器,所述第一气流分布器、所述第二气流分布器、所述外筒体的周向侧壁、所述内筒体的周向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填充填料的填料区,所述外筒体的顶端还开设有能够向所述填料区加入填料的加料口,所述加料口通过密封盖密封连接,所述外筒体上位于所述第二气流分布器的底部还连接设置有与所述外筒体内腔相连通的出气管。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插入所述外筒体内腔的端部与所述外筒体的内侧周向侧壁相贴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内筒体在所述外筒体的内腔中与所述外筒体同轴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采用了双筒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吸附式气体分离塔在正常工作时,原料气体依次经过内筒体内腔和外筒体内腔与填料接触而实现原料气体的提纯,在原料气体经过的充盈填料的填料床层相同时,与现有技术中的立式气体分离塔相比,采用该双筒式结构的气体分离塔的高度大幅地降低,能够制成高径比较小的矮胖结构,该气体分离塔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更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分离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所示,一种变压吸附式气体分离塔,该气体分离塔包括具有封闭内腔的中空外筒体1,外筒体1的内腔中固定地连接设置有中空内筒体2,外筒体1和内筒体2同轴设置。内筒体2的底端封闭而其顶端具有连通内筒体2的内腔与外筒体1的内腔的开口3,内筒体2的底部还固定地连接设置有与内筒体2内腔相连通的进气管6,该进气管6的一端部与内筒体2相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部穿出外筒体1的底端部,即穿出该气体分离塔的外部。内筒体2的内腔底部固定地连接设置有第一气流分布器4,外筒体1内腔底部固定地连接设置有第二气流分布器5,第一气流分布器4、第二气流分布器5、外筒体1的周向侧壁、内筒体2的周向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填充填料的填料区,该填料区包括内筒体2内腔中位于第一气流分布器4上方的腔室和外筒体1内腔中位于第二气流分布器5上方内筒体2的周向侧壁与外筒体1的周向侧壁形成的腔室,该填料区中填充有用于去除原料气体中的杂质气体和水分的填料10,填料10是通过外筒体1顶端上开设的加料口8加入填料区的,加料口8在该气体分离塔加料完毕后正常工作时是通过密封盖9密封连接设置的。在外筒体1上位于第二气流分布器5的底部还连接设置有与外筒体1内腔相连通的出气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波;苏州市创新净化有限公司,未经张文波;苏州市创新净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8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天然气无焦冲天炉
- 下一篇:新型甩水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