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科流体加热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8461.0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7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俊 |
主分类号: | A61C19/00 | 分类号: | A61C19/00;H05B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科 流体 加热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流体加热保温装置,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牙科流体管不能加热保温,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科流体加热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牙科流体加热保温装置,它具有单根或多根流体加热管,流体加热管外缠绕电加热线,流体保温管一端与流体加热管相连,另一端与牙科手机保温管相接,牙科手机保温管与牙科手机接头相连,电加热线与电源连接。
通电后,加热线先对流体加热管加热,当流体流过加热管后带走热量,从而达到加热流体的目的。
当流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温控器的触头动作,使常闭端与公共端断开的同时,常开端与公共端接通,从而使电保温线接入电路工作,达到控制加热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加热迅速,特别是同时可以给一路或多路的流体进行加热,并且体积小巧,特别适用于牙科等需要多路流体加热的精巧设备中,流体管可通水或可通气。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牙科手机保温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温控器接线端与加热线4,保温线16的接法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一种牙科流体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是:具有第一流体管1、第二流体管2,第三流体管3,第一流体管1有管接头,第二流体管2有第一管接头5和第二管接头6,第三流体管3有第三管接头7和第四管接头8,电加热线4缠绕在第一流体管1外周,在第一流体管1与电加热线4外周有导热保温材料层9包裹,第二流体管2,第三流体管3缠绕在导热保温材料层9的外周。
流体保温管一端分别与第一流体管1的管接头、第二流体管2的第二管接头6、第三流体管3的第四管接头8连接,另一端与牙科手机保温管连接,牙科手机保温管与牙科手机接头连接,输出加热后的流体。
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还可以在第二流体管2,第三流体管3的外周再缠绕电加热线,以提高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一个温控装置,以控制此加热保温系统的加热效率,输出更加适用于牙科临床的加热流体。
第一流体管1、第二流体管2、第三流体管3为圆柱形中空金属管,可以是铜,铝等导热性能强的金属。
第二流体管2,第三流体管3可以是单根或多根的组合。为提高热传导效率,第二流体管2,第三流体管3上设有加热线槽,电加热线缠绕在加热线槽内。
电加热线4是由发热体与绝缘体构成,发热体被包裹在绝缘体的里面,发热体可以是金属加热丝(铁铬铝合金,锌白铜合金,不锈钢丝等合金丝),还可以是碳纤维等非金属加热体,绝缘体可以是PVC,硅胶,铁氟龙等绝缘耐高温材料。
第一流体管1、第二流体管2、第三流体管3与加热线的缠绕,可以是加热线与第一流体管1、第二流体管2、第三流体管3轴向平行缠绕,也可以径向垂直缠绕。
导热保温材料层9,可以是铝箔、铜箔等。
流体保温管14是由流体输送管与加热线平行轴向相伴组合而成,外面包裹所说的导热保温材料层。流体输送管可以是PU管,PVC管,硅胶管等耐温耐压的软管,也可以是金属软管,加热线可以是所说的电加热线。这种流体输送管与加热线的组合可以是一对一的组合,也可以是一对二,或一对三,二对一,二对二的组合等。
牙科手机保温管15由2根或4根流体软接管12,加热线13,牙科手机接头,护套11组成。流体软接管12与加热线13平行轴向相伴组合,外周缠绕导热保温材料层,流体软接管12外有护套11,把流体软接管12,加热线13,导热保温材料层套其里面,以增加美观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俊,未经徐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8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置式中空纤维多孔膜束的过滤系统
- 下一篇:脚踏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