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胶折叠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8574.0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7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齐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指南针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3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硅胶折叠杯。
背景技术
杯子是常用的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现有技术的杯子包括杯体,杯体一般由塑料制成,但是,由于塑料中添加有双酚A,双酚A在高温下析出,会导致摄入者内分泌失调。因此,人们一般不使用塑料杯盛装高温液体,也不对塑料杯进行高温消毒,使用起来很局限,又不卫生。
市场上也有种杯体用硅胶制成的杯子,硅胶杯较塑料杯而言安全无毒,健康环保,且可以进行高温消毒,但是这种杯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杯子过软易变形,特别是杯口部位,喝水的时候手一用力杯口变形,水就倒了出来。第二,若是硅胶杯带有同样安全无毒的硅胶杯盖,两个柔性部件卡合时存在摩擦力过大的问题,不易卡合,也不易拆开,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另外,这两种现有技术的杯子都存在体积过大的问题,塑料杯随身携带不方便,存放时占用的空间大,硅胶杯经强行挤压可缩小一定空间,但是这种强行挤压方式会导致杯体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杯口不易变形,杯体可折叠的硅胶折叠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硅胶折叠杯,包括杯体,该杯体为硅胶杯体,其技术特点是,所述的靠近杯口的杯体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杯口形状的固定圈。
采用以上结构的硅胶折叠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硅胶杯体安全无毒,健康环保,可进行高温消毒,卫生,通过设置固定圈以固定杯口形状,避免了硅胶这种柔性材料制成的杯体尤其是杯口部位在使用时易变性的问题。
作为改进,所述的固定圈为硬性材料制成的固定圈,这一设置,使得固定圈的固定效果更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硅胶折叠杯还包括一个杯盖,杯盖与固定圈相匹配,杯盖通过固定圈与杯体卡合。这一设置,杯盖和杯体通过固定圈卡合,将与柔性材料部件卡合改进为与硬性材料部件卡合,使得卡合、拆开的操作更加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固定圈内嵌在杯体内,固定圈的外侧还设置有外凸于杯体的卡环,卡环与固定圈连接,杯体上设有供卡环穿过的环形槽。这一设置,使得固定圈和杯体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固定圈的固定效果更好,且不易掉落。
作为改进,所述的杯盖为硅胶杯盖。这一设置,使得杯盖部分也安全无毒,健康环保,杯盖也可进行高温消毒,卫生,且经摔,耐磨。
作为改进,所述的杯盖上设有出水孔和用于保持杯内外气压相同的进气孔。这一设置,使得使用者盖上杯盖时也可以通过出水孔喝杯内的饮品,再喝杯内饮品时,杯内气压减小,通过进气孔补充气体,使得杯内外气压相同,避免了杯子变形。
作为改进,所述的杯体包括杯口段、杯底段和折叠段,该折叠段包括至少一个薄壁部分和至少一个厚壁部分,薄壁部分和厚壁部分间隔相连。这一设置,使得该硅胶折叠杯的杯体部分可折叠,在盛装了少量液体或未盛装液体时,可将杯体折叠,减小了杯体的体积,随身携带更加方便,存放时占用空间也减小。
作为改进,所述的杯口段和杯底段均为圆环形,杯口段的直径大于杯底段的直径。这一设置,使得杯体在折叠后的高度更低
作为改进,所述的杯体上还设置有防烫套,该防烫套与杯体可拆式连接。这一设置,使得杯体内在盛装有高温液体时,也不会烫手,可拆式连接使得折叠杯在折叠时可将防烫套拆下,避免影响折叠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的可拆式连接是指防烫套直接套在杯体的外部。这一设置,使得该防烫套与杯体的可拆式连接结构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硅胶折叠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硅胶折叠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硅胶折叠杯折叠之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硅胶折叠杯折叠之后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杯体,11、杯口段,12、杯底段,13、折叠段,2、固定圈,21、卡环,3、杯盖,31、出水孔,32、进气孔,4、防烫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硅胶折叠杯,包括杯体1,该杯体1为硅胶杯体,其技术特点是,所述的靠近杯口的杯体1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杯口形状的固定圈2;所述的固定圈2为硬性材料制成的固定圈,如:尼龙固定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指南针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指南针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8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