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用三相电机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0153.1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东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9/00;H05K5/06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裴作平 |
地址: | 448124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三相 电机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用三相电机驱动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机器人用的三相电机驱动器大都体积大,自重重,且不易安装,同时也增强了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在的机器人用的三相电机驱动器大都体积大,自重重,且不易安装,同时也增强了功耗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机器人用三相电机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外壳(A)、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灌封料(C)、屏蔽底板(D)构成,机器人用三相电机驱动器,它主要由外壳(A)、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灌封料(C)、屏蔽底板(D)构成,屏蔽底板(D)焊接在外壳(A)底部;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安装在外壳(A)内,其特征在于外壳为黄铜材料,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的基板为铝基板或环氧板,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大功率器件(F)贴紧在外壳(A)内壁上,灌封料(C)灌封在外壳(A)与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的空隙处,屏蔽底板(D)为覆铜环氧板,屏蔽底板(D)安装在外壳(A)底部。
外壳(A)每边下边缘处各设有两个向内凹的小槽(H),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的基板上设有孔(G),屏蔽底板(D)与外壳(A)在小槽(H)处进行焊接固定。
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的基板上设有孔(G),屏蔽底板(D)与外壳(A)在小槽(H)处进行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这种结构设计, 具有良好的散热作用,可大大缩小驱动器的体积,减轻驱动器的重量,便于驱动器的灵活安装,同时具有很好的抗干扰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A)每边下边缘处各设有两个向内凹的小槽(H)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外壳(A)、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灌封料(C)、屏蔽底板(D)构成,屏蔽底板(D)焊接在外壳(A)底部;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安装在外壳(A)内,外壳为黄铜材料,起散热、防护作用。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的基板为铝基板或环氧板,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大功率器件(F)贴紧在外壳(A)内壁上,外壳(A)与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的空隙处用导热性较好的灌封料(C)灌封,起防护和热传导作用,底部屏蔽底板(D)为覆铜环氧板。
外壳(A)每边下边缘处各设有两个向内凹的小槽(H),防止灌封料(C)、线路板组件(B)整体从外壳(A)内滑落,屏蔽底板(D)与外壳(A)在小槽(H)处进行焊接固定。
三相电机驱动器电路板(B)的基板上设有孔(G),便于灌封时灌封料(C)流动,使电路板组件(B)上、下层灌封料(C)连通成一块整体。
外壳由T=0.8MM的黄铜板而成,且在四边向内侧冲出约0.5mm深的凹槽。
灌封时先在外壳内灌入适量灌封料,然后将电路板放入外壳中,将功率器件贴紧外壳,再灌入适量灌封料,然后静置,待灌封料流平均匀后烘干。
将屏蔽底板贴紧外壳下边缘,在凹槽处用焊锡进行焊接后打磨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东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东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0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灯具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气化高速公路的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