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道、便桥和承台筑岛围堰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1101.6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7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才;王文彪;张云富;王丽梅;凡春;李斌;王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道 便桥 承台筑岛 围堰 施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筑岛围堰施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便道、便桥和承台的筑岛围堰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快速发展,路桥建设投资的日益增长。在桥梁建设中,目前对于跨越深谷、大河、的桥梁越来越多。如何在水中获得类似于“陆地”的场地条件来满足桥墩的桩基和承台施工需要,目前有很多种施工方法。桥梁所处的地势高差起伏大,地势又复杂时,一部分桥墩位于山谷中,另一部分桥墩位于河流中,位于河流中的桥墩施工就要涉及便道、便桥和承台的筑岛围堰施工。
通过检索得知已授权的专利:
1申请号为:CN20081012605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围堰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造水中建筑基础,包括设置在河床上的中空的环形岛体,环形岛体包括由大石块组成的基层和由普通土组成的顶层,基层顶部的宽度小于基层底部的宽度,环形岛体中部设有至少两排均匀分布的、贯通顶层和基层且深入至河床下的基岩或不透水层的固结体,固结体的中心设有通孔,环形岛体的内圈的侧壁从上至下设有若干个环形的钢筋砼衬圈,相邻的钢筋砼衬圈呈阶梯状排列,低于水面的钢筋砼衬圈均设有至少一个泄水管。
2申请号为:CN20082012638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浆加固的土石围堰”一种注浆加固的土石围堰,涉及建造水中建筑基础,包括设置在河床上的中空的环形岛体,环形岛体包括由大石块组成的基层和由普通土组成的顶层,基层顶部的宽度小于基层底部的宽度,环形岛体中部设有至少两排均匀分布的、贯通顶层和基层且深入至河床下的基岩或不透水层的固结体,固结体的中心设有通孔,环形岛体的内圈的侧壁从上至下设有若干个环形的钢筋砼衬圈,相邻的钢筋砼衬圈呈阶梯状排列,低于水面的钢筋砼衬圈均设有至少一个泄水管。
第1~2项公开的专利,适合于水深较深的围堰施工,不适合于水深较浅的围堰施工。
3申请号为:CN20112010599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筑岛围堰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筑岛围堰结构,它包括多个沿桥梁跨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桥梁轴线筑岛围堰,每一个桥梁轴线筑岛围堰沿桥梁轴线方向设置,在多个桥梁轴线筑岛围堰的外海侧筑有桥梁外海侧筑岛围堰便道并且在与该外海侧相对侧设置有筑岛围堰,在桥梁外海侧筑岛围堰便道外侧设置有钢筋加工区,桥梁外海侧筑岛围堰便道、筑岛围堰及相邻的两个桥梁轴线筑岛围堰封围起来构成泥浆池。该方法不适用于桥梁处于长年流水性河流的河中的筑岛围堰施工。
4申请号为:CN20092006657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用于热带季风环境的特大桥施工的便道及筑岛”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热带季风环境的特大桥施工的便道及筑岛,其特点是:便道断面为梯形,顶宽7m,底宽13.5~17.3m,填高4.5~6.4m,高出水面1m,上下游边坡为1∶1,便道河床面以上3m,迎水面设有大块石及石笼防护层,其他部分为砂性粘土填筑层。便道设置在拟建桥梁的上游,便道中线距新建桥梁中线11.5m,在便道的下游侧墩位处设有筑岛,并与便道连为一体。筑岛顶面尺寸:纵×横为14m×18m。筑岛周边外圈堆码大块石以稳固平台。筑岛工作平台标高比雨季来临撤走设备前的水位高1m。该专利方法存在如果基础和墩身工程不能在第一个旱季基本完成,就会影响到其它工序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所处的地势高差起伏大,地势又复杂时,一部分桥墩位于山谷中,另一部分桥墩位于河流中的一种便道、便桥和承台的筑岛围堰施工结构,采用该结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筑岛围堰的材料都是利用现场山体爆破石块及河中砂土,节约了成本,而且施工结构简便、节省了工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道、便桥和承台的筑岛围堰施工结构,它包括多个从河道一侧至河道另一侧依次相连的连接结构,每一连接结构均包括便道,在所述的便道的一侧壁填筑有承台,两个相邻的便道之间通过便桥相连,在每一个便桥的桩基的墩柱上架设有贝雷架组拚钢桁梁。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现场筑岛围堰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而且筑岛材料为黄河原有砂土,对黄河本身不会造成污染,保护了环境。而且将大桥周围的环境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及废弃物等,及时清运到工程的指定地点,在工程完工时清除干净,以免污染河道。高效率地利用了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等洁净可再生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周围环境。最好地实现了国家绿色建筑环保理念。大桥在建造过程中综合各项措施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1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贝类呈味肽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方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