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膜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1521.4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2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白福丰;裘旭升;黄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三登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16 | 分类号: | F16K7/16;F16K31/60;F16K37/00;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膜阀。
背景技术
现有隔膜阀,它包括一本体、一控制杆和一隔膜。所述本体设水路,所述隔膜对应水路,所述控制杆能上下移动连接在本体内且固接隔膜,通过控制杆上下移动能带动隔膜在封闭状态和导通状态之间变化。在封闭状态时隔膜阻断水路,在导通状态时隔膜打开水路。由于现有控制杆都为柱形,柱形控制杆顶抵隔膜上端面,因此存在有如下不足,处于封闭状态的隔膜的阻断力小,易自动复位,易造成误控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膜阀,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隔膜阀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膜阀,它包括:
一下本体(10),它设一水路(11)和一接通水路(11)的开口(12);
一上本体(20),它设一上下贯穿的通孔(21),所述上本体(20)和下本体(10)装接在一起,且,所述通孔(21)下端口和开口(12)对齐;
一隔膜(30),它位于通孔(21)和开口(12)间,且,所述隔膜(30)周缘固夹在下本体(10)和上本体(20)间;
一控制杆机构,它能上下移动地连接在上本体(20)的通孔(21)内,所述控制杆机构下端和隔膜(30)装接在一起,且,通过控制杆机构上下移动能控制隔膜(30)在一封闭水路(11)的下拱状态和一打开水路(11)的上拱状态间变化;及
一压块(50),它固定套接在控制杆机构下端外,且,所述压块(50)下端面和位于下拱状态的隔膜(30)上端面适配。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隔膜(30)上端面凸设一凸座(31),所述控制杆机构下端和凸座(31)固接在一起;所述压块(50)内设上下贯穿的上小下大的阶梯孔(51),所述阶梯孔(51)的上孔套接控制杆机构下端,所述阶梯孔(51)的下孔套接凸座(31)外;
所述压块(50)下端面为下拱回转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凸座(31)中心凸设一固杆,所述控制杆机构下端凹设固槽,所述固杆插接进固槽内。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压块(50)上端面凹设一接通阶梯孔(51)的凹槽(52),所述凹槽(52)半径大于阶梯孔(51)上孔半径;
所述控制杆机构包括一控制杆(41),所述控制杆(41)分为上下布置的一控制段、一环凸控制段外的外凸段和一内缩外凸段内的内缩段,所述外凸段和凹槽(52)相适配,所述内缩段和阶梯孔(41)的上孔相适配。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另设销钉(46)固接控制杆(41)和压块(5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压块(50)的回转面包括一柱面和一由柱面下周缘向外延伸的外伸面;所述上本体(20)的通孔(21)设有一朝下的台阶面,所述对应位于上拱状态隔膜的压块(50)的外伸面的外周缘靠接台阶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控制杆(41)设有外螺纹;所述控制杆机构还包括一能转动连接在上本体(20)的旋转套机构,所述旋转套机构螺接控制杆(41)。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旋转套机构包括一衬套(42)和一手轮(43),所述衬套(42)位于通孔(21)内且部分伸出上本体(20)之上,所述手轮(43)固接在衬套(42)的伸出部分,所述衬套(42)螺接控制杆(41)。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手轮(43)之上固设一透明盖帽(44),所述控制杆(41)上端固设一指示杆(45),所述指示杆(45)位于透明盖帽(44)内。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下本体(10)的水路(11)包括由左右端面凹设的左右槽孔,所述下本体(10)的开口(12)由上侧面凹设而成,所述开口(12)介于左右槽孔之间;所述下本体(10)之左右端都连接有法兰(60)。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隔膜处于下拱状态时,压块下端面适配压靠在隔膜上端面,从而保证隔膜阻断力,避免隔膜自动复位,保证控制精确度;
2、压块的阶梯孔的上孔套接控制杆机构下端,下孔套接凸座外,压块和控制杆机构下端间的连接强度高,保证压块和控制杆机构同步上下移动;
3、增加控制杆和压块之间的连接强度。
4、控制杆的外凸段和凹槽相适配,内缩段和阶梯孔的上孔相适配,压块和控制杆下端间的连接强度高,保证压块和控制杆机构同步上下移动;
5、压块的外伸面的外周缘和台阶面配合实现上移限位作用。
6、衬套螺接控制杆,操作方便,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三登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三登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1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乳胶管压出成型器
- 下一篇:旋转脱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