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灸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2419.6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9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包春辉;陆嫄;吴焕淦;冯辉;郭欣欣;吴璐一;刘慧荣;赵天平;张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Q25/00 | 分类号: | F23Q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灸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灸法相关的器具。
背景技术
灸法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生存繁衍中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艾灸疗法以其简、便、易、廉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等各科疾病,不仅如此,灸法还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手段,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效果甚至超过针和药,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由于其方法操作相对简便、易于掌握,病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灸治,成为百姓家中自我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为艾灸疗法的大范围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推动传统灸法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临床采用温和灸治病,在每次施灸完毕后,往往艾条不能完全燃烧完,需要将其熄灭以备下次继续使用,而临床或者生活中,医者或者患者经常是用水将其熄灭或是将其燃着一段截断,不论是哪种方法,均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如果用水浇灭点燃的艾条,下次使用时,没有完全干燥无法点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第二,如果直接将燃着的艾条的一端截断,截下的部分会引起安全隐患,同时另外一端也有可能因带有火苗而自行复燃,严重者势必造成火灾,其后果不堪设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灭灸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灭灸帽,包括灭灸套,灭灸座,灭灸套插在灭灸座内,所述灭灸套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包括2片半圆弧状的薄片构成,内径直径与艾条直径相同,材质为透明阻燃材料。
[0007] 所述灭灸座为外部呈半椭球囊体状,顶部开口,底部扁平,内部为倒圆锥体状,材质为金属材料。
所述灭灸套底部接近开口处外径直径略小,可与灭灸座顶部卡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施灸完毕后尚有剩余艾条时,将灭灸套套在艾条点燃的的一端,由于灭艾套内径与艾条直接相同,可以确保灭艾套与艾条紧密贴合。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从灭灸座开口端放入,底部扁平的灭艾座底可以竖直放置在桌面上。灭灸座和灭灸套紧密结合,使灭灸帽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小空间。内部圆锥体结构可以尽可能减小内部空间,并且确保密闭。当艾条燃烧完灭灸帽内的少量氧气后便自行熄灭。当艾条再次被使用时从灭灸帽中取出后,可直接点燃使用。
本实用新型灭灸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办法熄灭灸条时各种缺点,可节约医疗资源,有效的杜绝安全隐患。该灭灸帽制备成本较低,使用简单,卫生安全,可广泛用于医院医务人员及家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灭灸座1,灭灸套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灭灸座1,灭灸套2。灭灸套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包括2片半圆弧状的薄片构成,内径直径与艾条直径相同,材质为透明阻燃材料,灭灸套2底部接近开口处直径略小,可与灭灸座1顶部卡紧,使灭灸帽内外空气完全隔绝。灭灸座1为外部呈半椭球囊体状,底部扁平,顶部开口,内部为倒圆锥体状,材质为金属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可以根据艾条的粗细制作相应粗细大小的灭灸帽。
本实用新型解决灸法临床中未燃完艾条的处置问题,可节约医疗资源,有效的杜绝安全隐患。该灭灸帽设备制备成本较低,使用简单,卫生安全,可广泛用于医院医务人员及家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未经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2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胀管定位套
- 下一篇:一种可换式金属管类零件生产用防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