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转向异响的转向机阀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3056.8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竞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8 | 分类号: | B62D5/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转向 阀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动力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转向异响的转向机阀体。
背景技术
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转向机矩形阀口的闭合对转向助力。普通的动力转向机阀体由阀芯(如图6、图7)和阀套(如图8和图9)两部分组成。转向油液在转向机内部循环,由转向机阀体的作用来精确控制转向助力,可以说,转向机阀体结构对转向系统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阀芯在力矩的作用下,相对于阀套产生位移,正是这一微小的位移,使矩形阀口由全开至完全闭合,控制转向油液进、出转向机左、右油缸,产生助力。高压转向油液在通过阀套的进油口时,若进油口存在锐角,会使油液产生气隙,气隙在转向系统内部循环,产生尖锐的液压噪音。随后,当矩形阀口逐渐减小并关闭,使转向系统压力产生波动,导致压降不均而发出液压噪音。在HPS系统内,转向异响的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整车启动的情况下,转向机阀体产生尖锐液流噪音的问题,是一个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这一技术难题更多地是针对整车转向系统的匹配。在试制各种解决方案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进行整车匹配,而这一匹配过程,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时间的支持,对于中、低级车而言,这一时间和资源的消耗是许多主机厂所不能承受的。但是,整车转向时尖锐的液流噪音,会引起驾驶员不适感,并认为是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对整车性能的评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动力转向机阀口在开启至关闭的过程中产生液压噪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产生尖锐的液流噪音,消除转向异响的转向机阀体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除转向异响的转向机阀体,包括相配合的阀芯和阀套,阀芯上设有回油孔,阀套上设有与回油孔对应的进油口,回油孔外端设有矩形阀口,矩形阀口上设有回油槽,进油口外侧设有进油口倒角,使油液平缓进入阀体,避免油液遇锐角产生气隙。阀芯上有8个矩形阀口,其中4个(间隔)矩形阀口上有回油孔。存在回油孔的矩形阀口上增加回油槽,使得阀口关闭过程中,液压从最大到零的过程变为平缓,缓解压降不均的问题。回油槽宽度与回油孔直径相同,长度延伸到阀芯一端。回油孔有4个,均匀分布。阀芯中心设有轴向通孔,通孔与回油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转向机阀套进油口上增加倒角,使油液产生气隙的几率大大减小。同时,在阀芯矩形阀口上加回油槽,增加了回油截面积,解决压降不均的问题,使液压噪音效果得到改善,满足转向操纵性能感觉较高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转向异响的转向机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转向异响的转向机阀体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转向异响的转向机阀体的阀芯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转向异响的转向机阀体的阀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转向异响的转向机阀体的阀套剖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动力转向机阀体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动力转向机阀体阀芯剖视图;
图8为现有技术动力转向机阀体阀套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动力转向机阀体阀套剖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阀芯,2、矩形阀口,3、回油孔,4、回油槽,5、阀套,6、进油口,7、进油口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动力转向机阀体,包括阀芯1和阀套5。阀套5在阀芯1外部,阀芯1的外径与阀套5的内径一致。在无液压助力时,阀芯1上的回油孔3与阀套5上的进油口6对中。当阀芯1受到力矩作用时,会相对于阀套5产生一定的位移,使矩形阀口2逐渐关闭。
如图2和图3所示,阀芯1上有8个矩形阀口2,其中四个矩形阀口2上各开有一个回油孔3。在开有回油孔3的矩形阀口2上加工回油槽4,这样,矩形阀口2在从中间向两边关闭的过程中,矩形阀口2的开口面积增加,即回油截面积增加,使矩形阀口2在闭合过程中受到油液冲击的单位压力降低,缓解压降不均问题,达到消除异响目的。回油槽4的位置位于阀芯1矩形阀口2的一侧;回油槽4的宽度与回油孔3的直径保持一致;回油槽4的深度不超过回油孔3在矩形阀口2上开口边缘位置;回油槽4的长度一直从矩形阀口2上延续到阀芯1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3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行走机构
- 下一篇:装有油气悬挂车辆的后轴主动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