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中电源控制的LED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3273.7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0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奎;黄族鹏;刘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之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6;F21V1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 电源 控制 led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集中电源控制的LED照明装置,属于LED灯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光效高、寿命长、工作温度低,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被公认为第四代照明光源。由于LED发光面积小、光通量大、光能较为集中,直接用于室内照明时眩光较厉害,所以将LED应用于室内照明领域时通常需要在灯具表面安装由扩散材料制成的灯罩以将LED光分散。
然而,现有的一个LED灯具配一个驱动器的方式,这样一来,若要调节数十个灯具的亮度(或LED光衰补偿)就必须对全部灯具驱动器逐一调整,费时费力。而且任意一盏灯的驱动器损坏都会造成灭灯故障,导致照明系统故障率较高。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集中电源控制的LED照明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单一驱动装置实现集中驱动的LED照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中电源控制的LED照明装置,其包括两个集中驱动器以及若干LED灯具;其中,所述两个集中驱动器并联至一接线端子的一端;所述若干LED灯具分为两组,各组LED灯具串联连接,且两组LED灯具并联至所述接线端子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集中电源控制的LED照明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ED灯具包括一灯体、LED光源组件、安装板以及驱动电源装置;所述LED光源组件安装在灯体上,所述驱动电源安装在车体上;所述安装板通过一螺栓固定于灯体上。本实用新型的集中电源控制的LED照明装置还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与灯体之间设有一防震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集中电源控制的LED照明装置通过单个集中驱动器来实现多个LED灯具的集中驱动,从而减少照明系统的集中驱动器数量,在提高照明系统的可靠性的同时还大大降低成本;同时,通过设置两个集中驱动器,有效改善了一个集中驱动器故障情况下照明效果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中电源控制的LED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中电源控制的LED照明装置的LED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集中电源控制的LED照明装置,其由两个集中驱动器1以及若LED灯具2等几部分装配形成。
其中,所述两个集中驱动器1并联至一接线端子3的一端。所述若干LED灯具2分为两组,各组LED灯具2串联连接,且两组LED灯具2并联至所述接线端子3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LED灯具2相互电连接。各LED灯具2包括一灯体21、LED光源组件22、安装板23以及驱动电源装置24;其中,所述LED光源组件22以及驱动电源装置24分别安装于灯体21上;所述安装板23通过一螺栓25固定于灯体21上。所述安装板23与灯体21之间设有一防震垫26,使灯具具有防震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集中电源控制的LED照明装置通过单个集中驱动器1来实现多个LED灯具2的集中驱动,从而减少照明系统的集中驱动器数量,在提高照明系统的可靠性的同时还大大降低成本;同时,通过设置两个集中驱动器2,有效改善了一个集中驱动器故障情况下照明效果的均匀性,再有,通过调节单个集中驱动器1的输出电流或PWM输出即可调节多个LED灯具1的发光亮度(照度)和光衰补偿,大大提高了光衰补偿和亮度调节的便利性。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之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之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3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