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光直接储存和释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4516.9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3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V8/00;F21V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冉国政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光 直接 储存 释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光直接储存和释放装置,用在建筑物需要照明场合。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越来越多,任何建筑都要电灯照明,高层建筑白天也要用灯照明,照明所需的电量相当巨大。白天太阳光充分,但储存不起来,利用太阳光发电,光电转换效能低。如何将太阳光直接储存和释放,高效利用太阳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光直接储存和释放装置,能够将白天的太阳光直接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以照射到需要的场合,应用广泛、节省电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光直接储存和释放装置,包括自动跟踪聚光系统,引入光纤、真空环形管,光开关、引出光纤和光释放装置,所述引入光纤一端与自动跟踪聚光系统连接、另一端与真空环形管的光入口连接,将自动跟踪聚光系统聚焦的白天的太阳光引入到真空环形管内,太阳光在真空环形管内一直循环运行;所述引出光纤一端与真空环形管的光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光释放装置连接,所述光开关设置于引出光纤上,当要使用真空环形管内一直循环运行的太阳光照明时打,开光开关,使部分太阳光通过引出光纤进入光释放装置,照射到需要的场合。
在所述真空环形管外设有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使太阳光光子在电磁力作用下运行在真空环形管中间,以减小因太阳光光子与真空环形管管壁的碰撞所造成的能量损失。
所述光释放装置为光发散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引入光纤一端与自动跟踪聚光系统连接、另一端与真空环形管的光入口连接,所述引出光纤一端与真空环形管的光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光释放装置连接,所述光开关设置于引出光纤上,这种结构,引入光纤能够将自动跟踪聚光系统聚焦的白天的太阳光引入到真空环形管内,使太阳光在真空环形管内一直循环运行,即实现对太阳光的储存,当要使用真空环形管内一直循环运行的太阳光照明时打,开光开关,使部分太阳光通过引出光纤进入光释放装置,照射到需要的场合。
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所述真空环形管外设有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使太阳光光子在电磁力作用下运行在真空环形管中间,以减小因太阳光光子与真空环形管管壁的碰撞所造成的能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光直接储存和释放装置,包括自动跟踪聚光系统1,引入光纤2、真空环形管3,光开关4、引出光纤5和光释放装置6,所述引入光纤2一端与自动跟踪聚光系统1连接、另一端与真空环形管3的光入口连接,将自动跟踪聚光系统1聚焦的白天的太阳光引入到真空环形管3内,太阳光在真空环形管3内一直循环运行;所述引出光纤5一端与真空环形管3的光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光释放装置6连接,所述光开关4设置于引出光纤5上,当要使用真空环形管3内一直循环运行的太阳光照明时打,开光开关4,使部分太阳光通过引出光纤5进入光释放装置6,照射到需要的场合。为了减小因太阳光光子与真空环形管3管壁的碰撞所造成的能量损失,在所述真空环形管3外设有电磁线圈。所述光释放装置6可以是光发散部件,将光束发散,照亮更大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45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