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蓄电池电压的显示及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5990.3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1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周波;朱海鸥;张栋;谭博文;潘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3/00 | 分类号: | G01R13/00;G01R19/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蓄电池 电压 显示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电力检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蓄电池电压的显示及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蓄电池应用于汽车上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它对汽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提供整车电源,同时兼有整车电系的电压稳定器作用,能够缓和电系中的冲击电压,再者,它还兼有储能的作用。蓄电池长期处于亏电状态下工作会大大的降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蓄电池在过电压充电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蓄电池电解液中水强烈分解或导致极板脱粉,严重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报废。但是上述情况一般驾驶员较难判断,也很少有人去测试电压。现有仪表只能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用一个蓄电池图标提示用户充电,车子启动后图标即消失,并没有显示具体的电压数值,也不报警,并不能引起顾客的重视,很多顾客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长期低电压行驶,时间长了即会造成蓄电池硫化等故障。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029202Y,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2月27日,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保护装置,包括继电器和监测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是一只磁保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触点串接在汽车蓄电池与汽车用电电路之间,监测控制电路对蓄电池的电压进行监测,其控制输出端连接到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线圈的释放输入端。该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装置在起保护时,电池的输出被完全的切断,不能直接告知操作人员蓄电池电压存在问题,也不能及时的提醒操作人员采取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显示蓄电池电压及报警告知操作人员采取措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显示蓄电池电压又能报警告知操作人员采取措施的汽车蓄电池电压的显示及报警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蓄电池电压的显示及报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单片机、显示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的数据采集端、显示装置和报警装置分别连接单片机,所述的数据采集端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的数据采集端、显示装置和报警装置分别连接单片机,所述的数据采集端与蓄电池连接,数据采集端采集蓄电池的电压,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数据采集端采集到的蓄电池电压,单片机一方面通过模数转换将采集到的蓄电池电压模拟量转变成数字量,从而显示到显示装置上,另一方面将采集到的蓄电池电压与单片机内部设定的报警电压值进行比较,通过报警装置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对蓄电池采取措施。这样设计达到了既能显示蓄电池电压又能报警告知操作人员采取措施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汽车蓄电池电压的显示及报警系统还包括A/D转换芯片,所述的数据采集端通过A/D转换芯片与单片机连接,由于单片机本身内部设有的模数转换精度较低,采用A/D转换芯片能够提高蓄电池电压的转换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汽车蓄电池电压的显示及报警系统还包括直流稳压电源,所述的直流稳压电源分别连接A/D转换芯片和单片机,通过直流稳压电源能够有效的确保A/D转换芯片和单片机的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显示装置为LCM,安装在仪表台上,LCM即LCD显示模组、液晶模块,是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PCB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能够方便的与单片机直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报警装置为语音报警器,安装在仪表台上,语音报警器能够通过语音播报直观的提醒操作人员,避免了只具有图标提示所带了的操作人员忽视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能显示蓄电池电压又能报警告知操作人员采取措施的汽车蓄电池电压,成本低,安装方便快捷,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因蓄电池问题而带来的事故,保证了行车安全,也降低了汽车厂家对于蓄电池的维修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品牌形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系统框图。
图中:1.数据采集端,2.A/D转换芯片,3.单片机,4.显示装置,5.直流稳压电源,6.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5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