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激光平视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6566.0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7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波;刘旭明;陈涛;代刚;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双信电子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R16/02;G03B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激光 平视 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载激光平视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汽车仪表系统向着集成化、智能化、全图形化车载信息系统平台的方向发展,其巨大优势决定了未来的车载信息系统平台将全面超越传统汽车仪表的现有功能,成为发展的主流,而信息显示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技术,其发展方向就是车载平视显示系统。
目前,已有的车载平视显示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采用数码管的方式,通过将信息发射到挡风玻璃的方式来进行显示,然而这种显示方式显示的内容非常有限,没有办法扩展需要显示的信息,也无法显示图形信息,因此,无法用于导航信息的显示。
采用投影的方式,通过将信息投影到汽车的挡风玻璃上来进行显示,然而这种显示系统由于采用LCD投影显示方式,在亮度等方面还不如人意,并且在这些显示系统中,还没有包含立体导航等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激光平视显示系统,通过使用激光显示技术,扩展了显示内容,实现了3D导航,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载平视显示系统显示内容有限,不能提供立体导航信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车载激光平视显示系统,包括激光投影组件,与激光投影组件集成在一起的控制系统,以及与控制系统相连的图像显示处理器。
具体地说,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视频处理器,与视频处理器集成在一起的帧缓冲存储器及控制器,以及均与视频处理器相连的激光驱动器和MEMS驱动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激光驱动器相连的对接收到的光进行处理的光束处理器,与光束处理器相连的MEMS部件,该MEMS部件还与MEMS驱动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内容较多,可以提供3D导航的车载平视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的图形信息直接显示在挡风玻璃上,司机不需要低头察看仪表便可得到需要获取的信息,可以把读表时间缩减到大约1秒,大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投影组件产生投影激光束,该组件通过激光扫描的方式形成需要的图像,因此不需要安装镜头,而且是自动对焦,如此减小了设备体积,且减少了操作步骤;
(3)本实用新型中,组成激光投影组件控制系统的集成电路通过RGB接口或MIPI-DSI接口对外连接,该接口可满足高分辨率显示,降低了显示器接口的需求标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4)本实用新型中,激光投影组件控制系统通过接口与通用处理器相连,该通用处理器支持功能强大的图形处理器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充分满足人们对车载信息显示和立体导航信息显示的处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车载激光平视显示系统,包括激光投影组件,与激光投影组件集成在一起的控制系统,二者构成了激光扫描引擎子系统,还包括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图像显示的图像显示处理器,该图像显示处理器与扫描引擎子系统相连。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视频处理器,与视频处理器集成在一起的帧缓冲存储器及控制器,以及均与视频处理器相连的激光驱动器和MEMS驱动器;还包括与激光驱动器相连的对接收到的光进行处理的光束处理器,与光束处理器相连的MEMS部件,该MEMS部件还与MEMS驱动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激光投影组件发出投影激光束,扫描路况形成需要的图像,图像显示处理器通过与激光投影组件集成在一起的激光投影组件控制系统控制形成相应的图像,激光投影组件控制系统中,MEMS驱动器驱动视频处理器采用闭环的方式驱动扫描器进行激光束扫描,光束处理器可以接收三原色的输入,并将接收到的光进行整形、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双信电子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双信电子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6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