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滴液机机械手防滴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6668.2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6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汤瑞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瑞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液机 机械手 滴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滴液机机械手防滴落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设于印染滴液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染料自动滴液计量装置主要分为有管路式及无管路式滴液两种型态,其中一种无管路的染料自动滴液计量装置的设计中,采用转盘管路取代滴液导管,在一机架设置有原料容器(母液瓶)转盘,其上以环状排列置放有复数个原料容器(母液瓶)。在原料容器转盘的下方位置配置一染杯转盘。染杯转盘设有数个环列的孔洞,每一洞孔可用以承置一个染杯,而每一个染杯的下方由一染杯杯托所承托,并在下方设有计量天平。原料容器内部的原料,由一计算机控制设备配合滴液装置的控制的下,可由不同的原料容器取出不同比例的原料,再将这些原料由滴液装置滴落在染杯内。
滴液装置在向母液瓶中取液时,母液瓶中的液体会附着于取液装置之上,在滴液装置运行过程中随滴液装置移动而将取液装置外侧多余液体滴落与机台上,长久积累,装置清洗、维护难,同时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液体配比上会造成误差,产品有色差,提高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防多余液体滴落效果好、维护及维修便捷、延长装置使用寿命、成本低的一种滴液机机械手防滴落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滴液机机械手防滴落装置,其包括机械手、喷气机构及回收机构,其中:
喷气机构,其包括进气管、导气管、喷嘴及运行导轨,所述导气管固定于运行导轨一端,该导气管一端与进气管连通,导气管另一端设有喷嘴;
回收机构,其包括液滴回收盘及运行导轨,所述液滴回收盘固定于运行导轨一端;
所述喷气机构与回收机构平行设置,且该喷气机构设于回收机构上方,喷气机构及回收机构分别设于机械手下端且与机械手升降导轨垂直设置。
进一步,所述导气管为L形结构,该导气管与进气管连通一端与喷气机构运行导轨平行设置,导气管设有喷嘴一端与喷气机构运行导轨垂直设置。
进一步,所述喷嘴为两平行空心圆柱且与导气管连通,两喷嘴相对的斜下方设有喷气孔。
进一步,所述机械手上夹持装置夹持母液瓶的注射管,且该注射管一端设有针管取液,所述针管随机械手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传统滴液装置上未设有防滴液装置,且在多余液体滴落机台上一般人工手动清洁,本发明人在滴液机的机械手上安装防滴落装置,避免了滴液及在向母液瓶中取液时,附着于取液装置上多余液体,滴落与机台上的不良现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了配比精度,同时避免出现色差等不良问题;
2、本使用新型设有机械手、喷气机构及回收机构,喷气机构及回收机构分别设于机械手下端且与机械手升降导轨垂直设置,结构简单合理,易维护及维修,且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气机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步骤示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步骤示二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步骤示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滴液机机械手防滴落装置,其包括机械手1、喷气机构及回收机构;所述机械手1上夹持装置11夹持母液瓶2的注射管3,且该注射管3一端设有针管31取液,所述针管31随机械手1升降。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喷气机构,其包括进气管4、导气管5、喷嘴6及运行导轨7,所述导气管5固定于运行导轨7一端,该导气管5一端与进气管4连通,导气管5另一端设有喷嘴6,所述导气管5为L形结构,该导气管5与进气管4连通一端与喷气机构运行导轨平行7设置,导气管6设有喷嘴6一端与喷气机构运行导轨7垂直设置,喷嘴6为两平行空心圆柱且与导气管连通,两喷嘴6相对的斜下方设有喷气孔61。
如图1所示,回收机构,其包括液滴回收盘8及运行导轨9,所述液滴回收盘8固定于运行导轨9一端,所述喷气机构与回收机构平行设置,且该喷气机构设于回收机构上方,喷气机构及回收机构分别设于机械手1下端且与机械手1升降导轨12垂直设置
如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本使用新型工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瑞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瑞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66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